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40个字。
教学论文
 发挥教材整体综合效应
减轻负担 提高质量
——试谈“两习”“一文”相结合教学
金国春
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基本工具。语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而语文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语文教学的效果。要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又关键在于从教学实际和教学对象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我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摸出了一种自认为比较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两习”“一文”相结合教学的方法,巧妙地综合运用好教材的助读系统、作业系统和范文系统,使减轻学习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并举,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现陈述于下,以期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所谓“两习”,是指初中语文教材中课文前边的预习(简称“文前预习”)和课文后边的思考和练习(简称“问后练习”);所谓“一文”是指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所谓“两习”“一文”相结合,就是结合“两习”来分析或研读课文,结合分析研读课文来处理“两习”。
那么,怎样才能把“两习”与“一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我的做法是:
首先,教师要认真细致地备课。备课时,不仅要了解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对文章的主题、重难点、段落层次等进行分析,而且要了解编者选编课文和设计“两习”的意图,对课文的“两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掌握它们与课文之间的联系。然后再考虑如何通过启发诱导,将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比如教《七根火柴》,我在备课时,首先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方法,知道作者在本文中要通过描述无名战士把用生命保存下来的七根火柴委托战友交给部队的故事,表现红军战士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和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为了达到这个写作目的,作者在文中紧扣“七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