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共17张,教案约6900字。
《端午的鸭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 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
【能力】: 1、朗读课文精彩语句,了解作者“小叙事”的创作特点。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3、学会搜集资料,简要讲述见闻,有条理地发表见解
【情感】: 1、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
2、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 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难点】: 1、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
2、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前学生预习
1. 预习本文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2. 了解汪曾祺的写作风格。
3. 搜集家乡有关端午一些风俗、传说资料或具体实物;想一想自己童年时代过节时最难忘的事件或物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三、教法与学法思路: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传统习俗文化呢?还是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的一些童年趣事、过节习俗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以“兴趣”二字为切入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引导学生逐步从表面感知、分析感悟、反思归纳、最后上升到初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高度。
与教学过程相照应,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教法:导入——阅读——品评——拓展
学法:搜索整合——归纳复述——诵读品味——合作感悟——拓展反思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人。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
2、引导学生堂上介绍我们的端午节习俗
贴符(“艾旗迎百福,桃剑斩千妖”)、赛龙舟(一些忌讳)、吃龙舟饭(红、黄、绿、黑、白,提高课堂上气氛)
3、导人……
幻灯一
二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