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00字。2007年高考备考攻略(社科类文章)
沈永生
■考点扫描
社科类文章内容上更趋向于文化内涵、历史积淀:1.有关历史人物的散文作品;2.有关名胜古迹的散文作品;3.有关音乐、绘画、书法、美学等形象化、抒情性强的作品;4.涉及唐诗、宋词研究,散文气息浓郁的作品;5.有关外国名人的事迹、作品的品评的作品;6.有关历史或文化传说的作品。考查上偏重于对词句的理解,内容整合与主旨概括等。
■能力提升指导
下面结合《留下长江的人》一文,具体谈一谈社科类文章的答题。
留下长江的人(节选)
冯骥才
(1)当我们选择了长江截流而从中获得巨大的生活之必需,是否想到因此失去了这条波涛万里的大江,从此与养育了我们至少七千年的母亲河挥手告别。我们失去的不只是它绝无仅有、风情万种的景观,承载着无数的瑰奇而迷人传说的山山水水,永不复生的古迹,还有它对我们母亲般亲切无间的关爱。我们正在把它七千年的历史全部沉入一百多米的水底。我曾想过,如果美国人失去密西西比河,俄国人失去伏尔加河,法国人失去塞纳河,他们会怎么样?是的,我们将把大江无可比拟的动力转化为用之不竭的电力;我们再不会恐惧恣肆的洪水带来的无边的灾难。可是我们同时失去了长江!我一直期待着有人对这条濒临灭绝的长江进行文化性质的抢救。当我第一次看到郑云峰先生拍摄的长江,我激动难耐。因为我实实在在触摸到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日渐稀少而弥足珍贵的历史责任与文化情怀。
(2)郑云峰的行为是完全个人化的。
(3)他自1988年就不断地只身远涉长江和黄河的源头。用镜头去探寻这两条华夏民族母亲河生命的始由。跋山涉水数十万公里,积累图片十数万帧。从那时,他的血肉之躯就融入了祖国山水的精魂。
(4)同他对坐而谈,很快就能进入他的世界。这些年在长江充满冒险经历的摄影生活,他的所见所闻;以及他的激情,他的忧虑,他的焦迫,还有对长江那种无上的爱。他几乎不谈他的作品,只谈他的长江。一个热恋的人满口总是对方,独独没有自己。我被他深深地感动着。
(5)为此,他爬上过三峡两岸上百座巍峨的峰顶。有些山峰甚至被他十多次踩在脚下。有时他要和山民吃住在一起,一起背篓上山;有时要同船工划船拉纤,一起穿越激流与险滩。他不仅寻找最富于表现力的视角,更是要体验什么是长江真正的灵魂。
(6)在那些乱石嶙峋、荆棘遍布的大山里,他的衣服磨出洞来,双腿磕破流血。可是有一天,他忽然感受到那些绊倒他的石头或刺疼他的荆条是有性灵的,是沉默的大山与他的一种主动的交流,他忽然感觉长江的一切都变得有生命、有情感、有命运了。
(7)最使他刻骨铭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