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社科类文章阅读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 高琴花
社科类文章阅读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的是,近几年来考试题型分数都未发生改变,一律以四道客观选择题12分的形式出现;陌生的是,几乎每篇文章都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近几年的高考《考试说明》有明确规定: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这几年高考试卷所选文章内容涉及面广,专业知识性强,思想容量大。如2001年所选文章为《铜奔马正名》,2002年为《沙尘暴》,2003年为《全球变暖——目前和未来的灾难》。仅从文章内容来讲,难度较大;但从形式来讲,还是具有比较强的操作性的。由于高考考的毕竟主要还是阅读理解能力,而不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知识。只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许多题目迎刃而解。那么,怎样才能掌握这类文章的阅读方法呢?
一、整体把握全文内容
对于许多考生来说,社科类文章内容过于庞杂和深奥,又由于考试时间比较紧张,所以只要掌握阅读的一般规律,掌握其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情况下,高考社科类阅读题第四题是针对全文内容而进行推断的,如果对全文内容把握有误,那么,此题就无从下手。以2003年第二大题为例,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全球气候变暖的以及气候变化产生的种种灾难性后果,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如何控制全球变暖以及人类应该怎样行动起来改善大气环境等。这些信息对于考生解答题目,都属于有效信息。
二、仔细审读题干要求
在做题之前,首先应准确审题,审清题干所要求回答的中心内容,这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2003年高考题(全国卷)第9题是这样的:
下列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各国迟迟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不改变能源结构和大力植树造林,以致大气层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
B、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过量开采和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结果,大大增加了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C、由于人类无限制的破坏,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剧消失,沙漠进一步扩大,使得地表气温也随之不断升高。
D、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导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减少,而人类对此却束手无策。
这道题目的题干中心内容是“人类造成的灾难”,而选择项D项却是“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所以和题干要求不符,是不正确的。
三、明确选项信息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