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400字。城南旧事(节选)教案
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中学 赵序行
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文学中电影剧本的特点;
2、了解本文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化影片”的风格特点。
3、培养运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表现社会生活、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能力。
4、品味课文流畅、朴素、简约的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对白。让学生学会去鉴赏人物对白,通过分析英子和厚嘴唇的人的对话,让学生体会作者用孩子的眼睛看成人世界的用意——孩子用其纯净的眼睛,还原了生命本来的模样;好人和坏人只是一个标签,在孩子眼中,就只有生命本身。
教学难点:
体会剧本笼罩的淡淡的哀愁与浓浓的相思。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影片概况
1982彩色片(宽银幕)
中国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吴贻弓
编剧:伊明(根据林海音同名小说改编)
主要演员:沈洁(饰小英子)郑振瑶(饰宋妈)张闽(饰秀贞)张丰毅(饰小偷)袁佳奕(饰妞儿)严翔(饰英子父)
洪融(饰英子母)徐才根(饰冯大明)
2、剧情简介
20世纪20年代末,6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6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英子9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来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本片于1983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女配角奖(郑振瑶)、最佳音乐奖,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鹰奖;1984年获第十四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1988年获厄瓜多尔第十届基多城国际电影节二等奖——赤道奖。
二、剧本分析
1、阅读剧本(即课文节选部分)重点阅读文本中小英子和“厚嘴唇的人”的第一次对话,通过人物语言的分析,揣测人物心理活动。
讨论回答问题
(1):如何理解小英子的那句“我分不清海跟天,我也分不清好人跟坏人”?
讨论目的让学生体会作者用孩子的眼睛看成人世界的用意。
明确:小英子想得极为简单,她也没办法复杂,但是她的回答却在简单中透露着某种哲理意味。她说她分不清海跟天,但这并不影响她对那篇课文的喜爱;同样的,她分不清好人跟坏人,她只知道跟厚嘴唇的人订了一个“我们看海去”的约会。
(2):“我走这一步,也是事非得已”这句话的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