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70个字。
岳阳楼记
范仲淹
教学目标:
1、学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学习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积极意义。
两课时
(一)
一、《岳阳楼记》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不仅文辞优美,结构严谨,而且立意积极,抒写了作者伟大的抱负,其中有句话已经成为不朽的名句,每当人们谈生活、理想,谈伟大志向时常常加以引用,是哪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请一位同学解释一下这个句子。
明确:“天下的人还没有忧,自己先尤,天下的人已经乐了,自己才乐”。
一个封建士大夫怎么具有这样的抱负,又为什么要在这篇散文中表明这样的抱负呢?让我们先了解一下防忠言是怎样一和人?
二、作者、体裁
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幼时家境贫寒,刻苦求学,生活的穷困,使他有可能了解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入朝做官后,一再上书朝廷议论国事,主张革除利弊,改良政治。宋仁宗庆历三年,他做了参政知事之后,提出了十项改革措施,受到守旧派的排挤,被罢免官职,出任地方官。
本文是他贬到邓州后,应好友滕子京的邀请而写的。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榜,很有才学、本领,遭到人无限,一贬再贬,于庆历四年春,谪守巴陵,文章就是从“谪”字下笔的。
关于“记”——古代的“记”是一种不定体,叙事、写景、状物的成分居多,而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在写法上有两类:
(1)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
(2)在事、景、物之中自然生发出情理,而常以“卒章显志”的方式表现出来。
《岳》属于后者,《桃》属于前者。
三、范读,正音、解词、分段
1、(1)写重修岳阳楼的北京及作记原由。
2、(2-4)写“大观”和“迁客……”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感受。
3、(5)抒发作者的阔大情怀和政治抱负。
四、第一节(全文的引子)
1、岳阳楼在什么地方?
湖南省岳阳市西门的城楼,高三层,面临洞庭,唐代建造,这里正当湖水入江的口子,朝晖暮霭,万顷烟波,气象雄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