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160字。
指南录后序 教案 
【目的要求】 
1.学习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为……所”被动句式。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 
3.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写作特点】 
1.本文记叙,抒情,议论很完美地结合。  
2.语言生动而准确,特别是动词的使用。 
【资料窗】关于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自号文山。宋理宗时曾被选拔为进士第一名,任官不到两月即与权贵作尖锐的斗争,屡遭弹劾仍坚持正义。  
德佑(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议和,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辞,触怒元方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端宗赵昰派遣他与南下元军作战,景元三年(1278年)兵败被俘,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辞拒绝。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1283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就义,年仅47岁。  
教学课时安排: 
三教时  
教学设计过程: 
第一教时 
导入: 
说起文天祥,我们就会想起他有名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常常被文天祥的这片赤诚的爱国之心感动着,他在《指南录后序》一文中对此作了最完美、最生动的诠释。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指南录后序》,来体会他赤诚的爱国情怀。 
板书: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 
一.现听老师朗读全文,注意句子节奏和读音 
二.请同学们结合全文,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说说,你从这篇文章中读到了什么? 
1.赤诚的爱国情感; 
2.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 
3.对生死的独特理解; 
4.写作《指南录后序》的背景和缘由; 
…… 
教师归纳:《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文,诗集命名为《指南录》是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表达了作者心指南宋、冒死南归的爱国之情。由于在这篇序文之前作者已经写过一篇《自序》,所以把这篇序叫做“后序”。文章简要记写了文天祥出使元营的斗争情况以及逃脱后的艰险遭遇,表现了自己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忠贞不屈的爱国情感。 
三.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作者这样吧这种爱国之情寄托在叙写之中的。 
请同学们找出这几段文字中能体现文天祥的爱国情操的一些句子,并简要评点。 
(1)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2)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