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30字。
《三峡》教案
侯修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习用字谴词简练精确的特点。学会锤炼语言,细心观察,写作时抓住事物特点、形象描写,提高描写景物的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2)、学习采用多种艺术手法突出景物特点的写法。
(3)、学习怎样抓住景物及季节特征描写,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体味三峡的壮丽风光,体会语言的简练、精彩优美。
(2)、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探究问题的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注重学生的情感熏陶,让学生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清幽秀丽,尤其是感受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
1、 深入解读文章内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
2、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激情 。
教学难点:
1、 理解和掌握大量的文言词汇。
教学构思(设想):
充分突出主体性教学,通过让学生主动去探究、讨论、辨析,发表自己的见解,来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求知欲;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点评与小结,使学生完成由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的过渡。通过朗读品味 ,培养学生赏析文章的方法以及良好的审美趣味,力求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及素质教育的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中。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到过美丽的三峡吗?三峡风光旖丽壮美、让我们和郦道元一起走进美丽的三峡吧。去体味三峡风光。(放影PPT课件)
作者介绍: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的地理著作,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懂得重点字词意思,读通读顺文章。
1、学生自由通读,选一名同学试读,其他帮助正音。(出示ppt课件:)
阙(quē) 叠嶂(zhàng) 襄(xiāng)陵
2、选出一名同学,说一说文章意思,其他帮助纠正。(出示ppt课件)
自非:如果 阻绝:断 或:有时 虽:即使 良:实在 肃:寂静 绝 :极
久绝: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