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560字。
鲁仲连义不帝秦
山东省曲阜一中       李士建       邮箱:sjlqf@vip.sina.com
学习目标  
1. 通过自读,联系前两篇讲读文章及《管鲍之交》一文,巩固拓展所学文言知识  
2. 检测自己筛选整合信息及鉴赏评价能力  
学习重点  
1. 常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  
2. 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与赏评  
学习难点  
1. 较难翻译的语句 
教学设计:
1、主要人物简介
2、历史事件背景
3、听课文录音,粗通文意
4、借助课文注释、读本翻译、练习册文言知识归纳掌握文言知识
5、探讨鲁仲连的说辩艺术
6、鲁仲连计策的历史作用和现代启示
自读一课时
讲究一课时
一. 鲁仲连
 鲁仲连,战国时学者、义士和著名辩士,又名鲁仲连子,鲁连子,鲁仲子和鲁连,是战国末年齐国稷下学派后期代表人物,著名的平民思想家、辩论家和卓越的社会活动家。
鲁仲连的生卒年月不见史籍,据钱穆先生推算是公元前305年至公元前245年。鲁仲连的籍贯亦不可考,司马迁在其《史记》中仅记为“齐人”。据后人考证,鲁仲连是今天聊城市荏平县王老乡望鲁店人。根据《史记》《战国策》《太平御览》等史籍中关于鲁仲连事迹记载综合考察,鲁仲连一生的活动轨迹大致是这样的:生于聊城,学于临淄,隐居于今桓台、高青锦秋湖附近,游于赵,死于今高青县高城镇。
 幼时的鲁仲连在稷下学宫曾从师徐劫,专攻“势数”之学。因为他勤学善思,博闻强记,所以颇为老师喜爱。尤其是他思维敏捷,口若悬河,很小即以辩才闻名遐迩,为时人青睐。当时的齐国人都津津乐道于他十二岁驳倒田巴以及三次责难盂尝君的故事。
他“好奇伟倜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胸罗奇想,志节不凡,他为人排除患难、解决纷乱而一无所取。游于赵国,适秦师围赵,鲁仲连义不帝秦,面折辩者。邯郸解围,平原君欲封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以千金为鲁仲连寿,鲁仲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他飘然远举、不受羁绁、放浪形骸的性格,为后世所传诵。 
二. 时代背景
赵孝成王六年(前260年),秦于长平大败赵军,坑杀赵卒四十余万,继而围攻赵都邯郸。魏国救赵部队驻扎汤阴不敢进兵,却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