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003年高考重要题型
(1995)
11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答案 D 该题考查对中国古代诗词的初步的鉴赏能力。这是一道区分度很好的题。四个选项各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A项是分析词语的深层含义,B项是分析修辞手法,C项分析全词的结构层次,D项是分析表现手法。上述这些分析的角度和内容与中学文学教学的要求是一致的。高考中有这类鉴赏题,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推动广大中学生去学习、欣赏古代文学大花园中的奇葩异草,这对中学语文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30下面是周华同学给博物馆金馆长写的一张便条,其中有些词用得不得体,请你帮他修改。(3分)
金馆长:
您约我今天下午去贵处谈我班同学光临贵馆参观一事,因我有急事,现决定改期。具体改在何时,另行磋商。
周华
5月18日
要求:找出并改正用得不得体的词,写入下表,有几个写几个。
不得体的词
改正
参考答案:
不得体的词 修改意见
① 光临 到(去)
② 决定 不得不(只好、只能)
③ 磋商 商量(商议、商定)
评分标准:
修改对一处得1分。意思对即可。
该题考查学生用语得体的能力。从试卷分析看,考生识别语病的能力较强,但改正语病的能力相对较差。或语义轻重处理失当,或词义范围欠妥,或语气生硬,反映出语言实际*作水平较低。这有待于改进训练方法,提高应用性语言*作的能力。
31选用下列表内的资料,就某地区女职工增长人数及增长率,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在后面的空格处续写句子。(6分)
某地区男女职工人数及增长情况对照表
男性职工 女性职工
一、人数(万人)
1980年 64.4 35.8
1987年 74.1 45
1994年 85 64.8
二、增长(%)
1987年比1980年 115 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