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7800字。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36分,每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提防(tī) 稽首(qǐ) 厌恶(wù) 干系甚重(gān)
B.嫡亲(dí) 绊脚(pàn) 社稷(jì) 锲而不舍(qiè)
C.模样(mú) 忖度(duó) 阜盛(fù) 屏去左右(píng)
D.投奔(bèn) 勾当(gòu) 纨绔(kù) 熟谙兵法(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亲昵 以逸代劳 源远流长 明信片
B.喝采 诚惶诚恐 萍水相逢 大插屏
C.佛尘 不足之症 等闲之辈 不尴尬
D.惫懒 疯疯颠颠 徇私舞弊 圆舞曲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应当说,“求异”派的思路与观点并非完全是不经之谈,其中不少也是严肃思考与探索的产物。
B.香港花商及新加坡企业都表示,希望双方能形成云南花卉出口的犄角之势,从而实现双赢。
C.从唐代起,就推崇牡丹为“国色天香”,由于历代举国一致地珍视和喜爱,掀起了一次次的牡丹热潮。
D.这两个生意上的伙伴,和衷共济,举案齐眉,堪称商业界人士学习的榜样。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B.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C.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D.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5.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这几天跟过节一样热闹。 B.那里的蔬菜跟水果一样贵。
C.他的脸色跟纸一样白。 D.这里的老鼠跟猫一样大。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冯梦龙编订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其中保存了不少宋元“话本”,也有不少明人的“拟话本”。
B.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的著名女作家,她的《笑》《往事》《寄小读者》等作品,被认为是当时具有典范意义的“美文”。
C.新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而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旧体诗,也被认为是现代诗歌。
D.法国的莫泊桑和俄国的契诃夫是欧洲文学史上少数几个只写短篇小说的杰出作家。
7.《红楼梦》中林黛玉评说诗词,最欣赏唐代李商隐的诗句是( )
A.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B.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C.千红一窟,万艳同杯。 D.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8.对下面三个语段艺术表现形式和效果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②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宝玉)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③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A.①人物出场描写,先声夺人; ②人物对话描写,表现林黛玉的敏感细心;
③贾政院对联,用来批判炫耀财富的朱门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