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在写作中运用丰富的想象、联想构造情节,表现主题的写作方法。
2.掌握寓言虚拟情节,富有深意的特点,从而体会本文主题。
3.掌握一般序言的写法。
(二)能力教学点
1.培养学生理解想象与联想,从中选取并归纳主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灵性,善于围绕主题进行想象和联想。
3.开展读书活动,围绕《宽容》一书召开读书讨论会,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理解“宽容”的深刻含义,同时围绕现实生活,教育学生应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历史、文化及人际关系。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体会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联想构造情节的特点,理解本文的深刻含义。
难点:体会宽容的真正含义,教育学生应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历史、文化及人际关系。
解决办法:
(1)介绍《宽容》这部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宽容有初步的了解。
(2)采用针对性的阅读,,分析具体语句,理解本文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的真正含义。
(3)通过课堂讨论,更加深入地对宽容予以阐释,加深理解。
(4)通过课堂练习,训练学生的想象、联想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安排学生阅读《宽容》一书,安排读书讨论会,让学生自我介绍《宽容》一书的主要内容。
(2)分小组讨论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联想构造情节的。
(3)写作训练:运用想象与联想,表现一定的主题。
五、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的诗句),问学生这首诗写的含义可以用哪两个字来概括。(学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