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320字。
高三语文复习专项训练
语文学科 撰稿人:毛元德
三 语言应用(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语段修改)
★专题精讲
一、考纲要求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语言运用提出的较高的要求。
从最近五年的全国高考题来看,对“简明”的考查侧重在“简”,单独考查“简明”的有2000年第25题,1998年第7题、第32题;考试的形式主要有续接句子、消除歧义、选择表意明确的句子、删改使之简明等,分值一般在2~5分不等。五年来对“连贯”的考查几乎年年都有,是三者中的重中之重,考查的形式主要有关联词语填空、句子衔接判断、修饰成分及句子排序等,分值一般为3分。2002年全国高考将此类题变成主观题,这是一种趋势。对语言“得体”的考查近年来趋于淡化,没有直接出题,从前几年考查情况来看,考查形式有依据语境进行转述说明、造词填空,指出并修改不得体的材料(广播稿、留言条、启事、通知)等,从高考趋势来看,这一考点有可能加强,将来可能通过设置鲜话的生活情境,采用开放或半开放的形式来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
二、知识要点
(一)关于语言表达的简明
“简明”的本质要求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送最大的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收到最大的表达效果。简即简要,就是话语要尽可能少,不能哕唆重复,不要说多余的话,它反映了量的要求。“明”即明白,就是意思表述得清楚,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它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简明遵循的准则:交际的双方具有共同的背景知识时,这部分内容就应该简化或者省略,通俗地说,即对方已知的耍不讲或少讲,对方不清楚的要讲明白。尽量做到如下几点:
1.不啰唆
句子里不要有表意作用完全相同的成分,能省略的虚词尽量省略,可以用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尽量用指示代词。
2.不费解
不滥加省略,不滥用关系复杂的长句。
3.没歧义
要用词准确。特别是多义词,在句内的意思要确定;句内短语结构要明确,不要让人去猜疑;词序要合理;句中指代词的指代对象要明确;句子不要缺少应有的结构成分;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要正确。
4.不杂糅
不要把两个不同意思糅合在一个句子里,使两种句子结构错杂在一起,纠缠不清。
总之,简明就是语言表达简练而意思明确,不说废话,不要让人难以理解。
(二)关于语言表达的连贯
语言连贯,是指词语与词语、句子与句子连接得紧密妥帖,前后呼应,语意畅达,试卷命题着眼于语言的线性特点:内容(语境)的一致,角度(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