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200个字。
谈李商隐的政治讽刺诗
[论文提要]:李商隐是一个悲剧性的诗人,尽管他才思敏捷,著作丰富,特别是诗歌,成就不凡,而且胸怀大志,颇有一些政治革新的主张,但当时的统治者不给他登上政治舞台一显身手的机会,一生不得志,穷困潦倒,郁郁而终,他的政治讽刺诗可窥见一斑。本文谈谈李商隐政治讽刺诗的分类、内容、艺术特征,去领略诗人的“才”,去感叹诗人的“忧”。
关键词:李商隐   政治讽刺诗   分类   内容   艺术特征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有人甚至誉他为晚唐诗坛之“巨擎”。他生活的年代,正是唐帝国的命运处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阶段,李唐王朝表面上维持着暂时的平静,骨子里政权已摇摇欲坠,统治阶级腐朽无能的本质彻底暴露。
    李商隐出身于没落的小官僚家庭。虽自夸自己的先世与李唐皇室同宗,而实际上从他的高、曾祖以下几代,都只做到县令、县尉、州郡僚佐一类的低级官员。“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依之亲”,反映了诗人的寒微处境。诗人在仕途上不得意,虽文名早著,甲第先登,在腐朽的官僚集团的排挤、压抑之下,始终未能得到立足朝堂、一展怀抱的机会,只好漂泊东西,寄人篱下、潦倒终身。低微的社会地位和坎坷的人生遭遇,促使诗人能够清醒地正视社会的各种现实矛盾,深切地感受那种“山风欲来风满楼”的时代气氛。他在青年时期就树立起“欲回天地”的雄心壮志,敢于用笔尖挑破黑暗政治的重重帷幕。中年以后,尽管思想上消极、颓废,但关怀国事、殷忧时世的精神一直贯穿到他生命的终了。他的政治讽刺诗就是这种人生态度的艺术结晶。
    一、李商隐政治讽刺诗的分类。
     李商隐政治讽刺诗数量多,在留存的600首左右的诗歌中,占了五分之一。
    1、占主要位置的是咏史诗,它可分为三类:
    ①以古鉴今之作。重在借历史上荒淫奢侈而召致祸乱甚至败亡之君昭示历史教训,寓含对当代封建统治者的警戒讽慨,如《齐宫词》、《隋宫》二首、《马嵬二首》等。
    ②借古寓今之作。诗面虽咏古人古事,实则借喻具体的今人今


事。《陈后宫》二首,《北齐二首》,表面上讽陈后主、北齐后主,实为寓讽唐敬宗、唐武宗。《瑶池》、《汉宫词》、《汉宫》、《茂陵》等,虽咏周穆、汉武,实亦对唐武宗之好神仙、宠女色有所讽慨。
    ③借题托讽之作。仅在题目中假托古人古事,实际所咏与古人毫不相干,完全是今人今事。如《无愁果有愁曲北齐歌》,看题目像是要讽刺号称“无愁天子”的北齐后主高纬,但诗的内容与高纬的生平行事及北齐时事全然无涉,仅借“北齐歌”这个题目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