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200个字。
9、 海 燕
高尔基(俄)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喜欢大海吗?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来自生活的底层,尝尽了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俄国的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种种压迫和剥削,有着坚实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创作题材。1892年9月高尔基发表了他的处女作《马加尔•楚德拉》,从此,一颗光芒夺目的明星升上了俄国文坛。1901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1901~1905年,他先后写出了《小市民》、《底层》等剧本。1906年写成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1913~1916年,完成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和《在人间》,1922~1923年,完成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学》。
背景:《海燕》又称《海燕之歌》,是高尔基1901年3月写的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的末尾一章。但后来单独发表,成为广为传抄,极受欢迎的著名的散文诗。当时的俄国社会受着沙皇的专制统治,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人民的革命运动也越来越高涨,高尔基亲自目睹了和经历了当时的群众革命运动,于是结合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写出了《海燕》,用象征的手法,号召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迎接革命暴风雨的来临。这首诗也深受列宁、斯大林的赞赏,被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
三、检查预习:
高傲:(ào)原指极为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贬义词,课文中贬词褒用,指清高、自负、不卑躬屈膝。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翡翠:(fěi)一种名贵的半透明的翠绿色的硬玉。课文比喻海浪。
掠起:(luè)轻轻擦过或拂起。
震怒:异常愤怒,大怒。震,情绪过分激动。
困乏:疲乏。
蜿蜒:(wānyán)蛇类爬行的样子,弯弯曲曲地。
四、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朗诵,学生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的处理,感受在俄国沙皇的反动统治下,广大人民呼唤革命暴风雨到来的迫切心情。
2、本文是一首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抒情散文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画,请以时间为序,看看着重刻画了几个场面,分别具有什么特点?在不同场面中海燕都有什么样的表现?
——课文以暴风雨到来之前的大海为背景,着重描绘了三个画面:(根据作者所描绘的海上图景的变化划分文章结构):伴随着海面图景形式变化,海燕动作、情态也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