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00字。《〈史记〉选读》课程建议
课程目标:
1、带领学生解读《史记》这一中华文化经典,感悟其思想与艺术魅力,了解司马迁及其作品对中国文化的深远意义和巨大影响。
2、提升学生研读文化论著的能力,力图使学生体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经典阅读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善于探究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
3、丰富和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经验,提高学生文化品味,增强学生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自主学习10篇传统经典篇目,巩固并拓宽文言阅读知识,积累古代文化常识,进一步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与学生一起走进《史记》,了解作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感悟《史记》的人文价值和艺术魅力。
3、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组织班级研讨和小组合作,鼓励学生撰写研究性小论文。
教学评价:
书面测评(试卷考评/小论文评估)
教学方法建议:
    重视诵读;力求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可插入播放《百家讲坛》等视频资料。
教学时间和形式:
36课时。集中授课,由相关语文课任教师承担。具体安排如下:
1、“汉代风云人物”:    高祖本纪 4课时  项羽本纪 3课时   淮阴侯列传 3课时   李将军列传 3课时  练习反馈及作文 4课时
2、“春秋战国风云人物”:   孔子世家4课时   屈原列传 2课时  管仲列传 2课时  魏公子列传 3课时   刺客列传 3课时   廉颇蔺相如列传 1课时  练习反馈及作文 4课时
                                            ( 2006-11-14)
《高祖本纪》集体备课教案
课时编号: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课    题:高祖本纪
1、指导学生疏通文字,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分析刘邦的性格特点及其走向成功的原因,初步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
2、学会鉴赏司马迁刻画人物的艺术方法,初步了解塑造人物形象的对比法和互见法,及其在史书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自觉亲近《史记》和尊重古代文化典籍的情感。
教学设想:
作为学习《史记》选读的第一篇课文,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走近《史记》。刘邦是广为人知的历史人物,“本纪”兼具有全书的大事纲要的作用,使叙述的历史事件的兴衰发展线索分明,再加上本年度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CCTV《百家讲坛》的精彩讲评,也许能引导学生藉此更深入的进入文本的学习。所以,课前可组织学生观看易中天教授在CCTV《百家讲坛》的精彩讲评视频资料预热《史记》选读的学习。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营造积极探究的课堂氛围。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朗读,问题探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课文1—4自然段,探究刘邦的个性特点。
问题设计:
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重在突出刘邦的“人性”还是“神性”?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补充资料: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餔之。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相鲁元,亦皆贵。老父已去,高祖適从旁舍来,吕后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高祖问,曰:“未远。”乃追及,问老父。老父曰:“乡者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