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南州六月荔枝丹
                 顺德国华纪念中学jiaguihong95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2. 让学生了解并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
3. 让学生体会本文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情趣的特点。
教学重点:说明顺序与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恰当使用说明方法
教学设想:本文的说明顺序与方法很明确,学生有初中的知识作基础,自己预习基本就可解决。课堂上只需加以明确化。本课很多老师用两课时,但我认为加强预习指导,提高课堂效率,一课时完全可以解决。另外本设计给学生提供了作文材料,帮学生写作文,让学生把学到的说明文相关知识转化为能力,注重了能力的培养。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任务:
一、作家作品相关知识。
贾祖璋浙江省海宁县人。我国著名的老科普作家。著有《中国植物图鉴》、《鸟类概论》等专著,以及《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活素描》、《生物学碎锦》等科普作品。具有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
二、熟悉课文。字词正音。
骑:jì,一人一马的合称。    啖:dàn,吃。
次第:一个挨一个地。“次”、和“第”均作次序讲。
三、理清说明顺序,归纳说明方法。
课堂步骤:
一、 教师:哪些人吃过荔枝,给大家介绍一下。谈谈你对荔枝的认识。
引出《辞海》关于荔枝的介绍。你喜欢课文还是喜欢这段介绍?为什么?太简单,没有课文内容丰富,不太形象生动。/这一段简洁明了,短小精悍。二者均可,但均可导入到众多内容如何组织安排,即说明次序上。
二、快速浏览课文,理清说明顺序。
课文介绍详尽到有关荔枝果实的各个方面:外壳的形态,外壳的颜色,荔枝的果形,荔枝果实的大小及重量,壳内的果膜,果肉(假种皮),荔枝的贮藏,荔枝的果核(种子)等,有花才能有果,因而课文还连带介绍了荔枝的花。还介绍了荔枝的产地分布,古代讲荔枝的专著(书谱),荔枝的生长习性和生长的北限以及提出“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的生产”“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的建议。
(一)主要说明荔枝果实的形态特点。(1-10)
1.从对小学时学过的《荔枝图序》质疑写起,引出下文。(1)
2.荔枝的形态特点(2-9)
① 荔枝的外部形态(2-5)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