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50字。
短文两篇
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掌握、积累“以、去、走、汤、及”等词语,理解有关文言句意
2、 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省略现象
(二) 能力目标
3、 反复朗读, 提高概括和口头表达能力
4、 体会短文的表现手法,深刻领悟故事蕴涵的寓意
(三) 德育目标
5、 学习古人的探索精神、征服大自然的顽强意志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精神
二、 教学重点
6、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理解词句义和短文整体意思
三、 教学难点
7、 多角度解读故事蕴涵的寓意
四、 教学方法
8、 诵读法
9、 探究讨论法
五、 课时安排:2课时
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教学要点
1、 指导朗读《夸父逐日》,理解词句义的含义,并探究赏析,把握作品的主旨
2、 熟练背诵
二、 教学步骤
(一) 导语
同学们,提及神话,我们自然能够记起上学期学习的那个富有人性化和生活气息的《女娲造人》的故事,那么,什么是神话呢?(投影神话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学习的篇目是选自于《山海经·海外北经》中的〈〈夸父逐日〉〉。(板书文题、作者)
(二) 介绍〈山海经〉的知识
〈山海经〉,书名,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三) 诵读理解
(1) 学生齐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 学生对照注释,理解翻译句子
①一词多义
1、为:
①化为邓林: ②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③孰为汝多知乎:
2、其:①弃其杖: ②及其日中如探汤:
②古今异义
1、夸父与日逐走:
(古义: 今义: )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古义: 今义: )
3、及其日中如探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