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00字。
3铁骑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欣赏作者设置的一个个悬念,并理解其对展开故事情节和增强故事性、生动性的作用。
2、让学生感受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八路军在重重困难面前所展示的风采。
3、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词句段中的丰富情感和文字的优美。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感受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八路军在重重困难面前所展示的风采。
2、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词句段中的丰富情感和文字的优美。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欣赏作者设置的一个个悬念,并理解其对展开故事情节和增强故事性、生动性的作用。
2、感受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八路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术。
教学方法:
讲授法、质疑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
录音机、录音带、小黑板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白居易说过,“轻骑突出刀枪鸣。”骑兵,是陆军的一种兵种。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向我们讲述的便是抗日战争时期一支英雄而神奇的队伍——铁骑兵的故事。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 简介作者
提问:作者是谁?有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检查预习情况)
(附:杨朔(1913-1968),文学家,山东蓬莱人。1937年参加革命,开始文艺创作。1939年到华北抗日根据地访问,后留在山西八路军总部做文宣工作。这期间的创作辑入《潼关之夜》、《铁骑兵》。1956年后,主要致力于散文创作,有《荔枝蜜》、《茶花赋》、《香山红叶》、《雪浪花》等优秀文章称誉文坛。)
2、 介绍写作背景
同学们,“抗战八年”这个词你听过吗?有谁来谈谈“抗战八年”是怎么一回事?你心目中的抗日英雄是什么样子呢?
(附:1937.7——1938:战略防御阶段;
1938——1943:战略相持阶段,日本诱降国民党,对共产党则实行“三光”政策,进行大扫荡。
1945.8日本投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⑴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⑵写了什么人?
⑶写了什么事?
⑷“铁”是什么意思?
三、找出文眼。理清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