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7040字。
南京市白下区2007年初三语文模拟测试(一)
得分阅卷人
一(24分)
1.用古诗文名句填空。(10分)
(1)树木丛生, 。(曹操 《观沧海》)
(2)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3)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 《饮酒》)
(4)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5)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行路难》)
(6)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 《渔家傲》)
(7)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8) ,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 《醉翁亭记》)
(9) 甘熙故居内有一楹联,下联为:志存淡泊,风雨人生一部书。“志存淡泊”不禁让人想起诸葛亮《出师表》中自叙本志的名句:“ , ”。
(10) 在今年“两会”的记者会上,温总理用“ , ”这两句诗来形容台海两岸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堪作点题之语,点睛之笔。(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填空)
报纸、影视、互联网作为大家最熟悉的传播媒体,早已经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下面就请你跟我们一起走进传媒天地,在完成题目的过程中品味现代生活中的语文。
2.阅读下面一段新闻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6分)
《咬文嚼字》编辑部近日将50条经过分类整理的文字差错清单交给了央视,央视品牌栏目如《新闻联播》、《东方时空》、《正大综艺》、《艺术人生》、《幸运52》等,几乎每家都“荣登榜上”。比如读音错误,9月6日,《东方时空》主持人把南京“栖霞山”的“栖”读成了xī,正确的读音是( )。9月19日晚,中秋晚会主持人董卿在与余秋雨谈话时,将“氛( )围”念成了“氛(fèn)围”。这些品牌栏目还有不少字幕错误,比如9月18日《东方时空》的一档节目,字幕上把“ 家团圆”误写成“和家团圆”。2006年央视的春节晚会,在小品《"打工"幼儿园》里,写字板上的"红掌拨 波"被写成了"红掌拨青波"。
(1)请你在下面括号里帮主持人纠正读错的字音,在横线上帮着正错别字。(4分)
栖( )霞 氛( )围 家团圆 红掌拨 波
(2)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个字。2分)
20个空格
3.对下列新闻标题的评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美五角大楼军用巨型飞艇研制计划揭密》,“揭密”一词应为“揭秘”。
B.《昔日举重冠军沦为搓澡工》,“沦为”感情色彩不妥,有职业歧视倾向,可以换作“现为”。
C.《部分打工子弟学校遭取消 专家建议制订相关条例》,“学校”和“取消”搭配不当,应改为“消除”。
D.《高考只考语数外,是探索?还是折腾?》,标题里的问句属于选择问句,“探索”后面问号应该改为逗号。
4.在网上论坛发帖、跟帖是交流思想的一种新方式,假如你们班级网上论坛正在开展“我最喜欢的名著人物”评选活动。请你仿照同学甲和乙跟帖的形式,也以跟帖的方式参与这个活动,从《朝花夕拾》《西游记》《水浒》《骆驼祥子》《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