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030字。
200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题
号一
(1-5)二作文
附加题合计
(6-8)(9-12)(13-17)(18-21)
得
分
说明:1、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50分。
一、基础整合 (36分)
1.根据课文默写(10分)
(1)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予独爱莲之 , 。
(周敦颐《爱莲说》)
(4)好友离别,有人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相赠,这略显伤感,请你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 ”来鼓励和安慰朋友。
(5)默写杜牧《泊秦淮》
, 。
, 。
2.下列各组句子和词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两组分别是:( )( )(4分)
A、后遂无问津者/津津有味 B、罔不因势象形/置若罔闻
C、其两膝相比者/天涯若比邻 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景物宜人
3.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12分)
①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shāo( ),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炫。②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cēncī( )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副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③a在阳光下,b积雪正在融化,c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d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e小河的石河沿上,f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shèn( )出来,h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④细细dìtīng( ),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1)在文中空格处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3)文中第③句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3分)
A.abhdcef B.ahbdcef C.abdcefh D.ahbcdef
(4)请扣住原文意思模仿第④句画线部分续写一句话。(4分)
答:
4.下面文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有两个病句,请在原文上修改。(2分)
垃圾畅销书畅销的原因很多,或是满足了读者的猎奇心理,或是作为一时新闻的补充,①或是拿来作为炫耀,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生命力短暂,②未必经不起仔细的推敲。它们因急功近利而生,同时也因急功近利而死。走过街头旧书摊,我时常发现它们的踪影。③它们灰头灰脸地夹杂在一些过期杂志中,没有了往日的骄横。
5.为了加强子女与父母的沟通,班委会决定举办两项活动。
(1)邀请家长与同学们一起参加“沟通,从心开始”的座谈会。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次座谈会设计一段不超过60字的开场白。(5分)
答:
(2)创办一份刊物,刊物已设计了“成长路”、“寸草心”等栏目,请你为这份刊物拟一个恰当的刊名,再为该刊物拟两个新栏目。(每个栏目名称不超过6个字,)(3分)
答: 刊名
栏目 、
二、阅读(54分)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