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7道题,约8050个字。
北京市宣武区2006-2007学年度初三语文模拟试卷
2007.3
第I卷 积累·运用(共24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共10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A. 炊烟(chuī) 拟定(nǐ) 吹毛求疵(cī)
B. 陨落(yǔn) 胆怯(què) 强聒不舍(guō)
C. 拮据(jù) 创伤(chuàng) 锲而不舍(qì)
D. 亵渎(xiè) 玄虚(xuán) 一抔黄土(pōu)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 旁骛 睿智 脊梁 一番风顺
B. 阴晦 恣睢 省悟 根深帝固
C. 喑哑 阔绰 赔偿 格物致知
D. 佝偻 祷告 禁固 饱经沧桑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是( )
A.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 孜孜不倦(勤勉)
B. 涕泗横流(鼻涕) 不求甚解(很,深刻)
C. 怒不可遏(阻止,禁止) 不言而喻(打比方)
D. 莫名其妙(说出) 狼狈不堪(能忍受)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是( )
A. 老师的帮助,使我认识到了要想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就必须经过艰苦的努力。
B. 新近落成的首都博物馆,以丰富的展览内容吸引了成群结队的参观者。
C. 政府有关部门应重视研究日益庞大的宠物市场,实行有效的监管。
D.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赛场上运动员正常发挥的关键。
5.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是( )
A.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故乡》 鲁迅
B. 《隆中对》 诸葛亮 《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C. 《望江南》 温庭筠 《武陵春》 李清照
D. 《范进中举》 吴敬梓 《杨修之死》 罗贯中
二、简答题(共14分)
6. 背诵、默写(共6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2分)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_________________,人不寐,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2分)
(3)_________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2分)
7. 《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香菱学诗》分别选自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除课本节选的内容外,你还了解这些古典名著的其他内容吗?请从这三部名著中选择一部,写出所选名著中的两个人物,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与该人物相关的一个故事。(2分)
所选名著:_________________
人物①:_________________ 故事:_________________
人物②:_________________ 故事:_________________
8. 调整下列语句的顺序,使之成为一段语意连贯的话。将调整后的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A. 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
B. 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
C.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D. 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调整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9. 仿照下面的例句,从下面所给的提示中,任选一项(也可以另写一个内容),发挥想象,再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美的感受。(2分)
例句:老师说:“书声朗朗,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仿写:农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游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下面是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请根据调查结果回答问题。(2分)
年份1999年2003年2005年
图书阅读率60.4%51.7%48.7%
网上阅读率3.7%18.3%27.8%
(1)从表中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调查结果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