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三大题,约3760字。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
(时间:120分钟 分数 :120 分)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0分)
(一)汉字书写和词语解释(4分)
1、将下列两个成语写在相应的田字格中(要正确、规范、美观)
人 迹 hǎn 至 cù 然 长 逝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但我并没有因为没有粮食的缘故,饿死在这不毛之地。
不毛之地:
②、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
获益匪浅:
(二)诗文默写 (6分,每小题2分)
1、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 ;不学, 。(彭端淑《为学》)
2、《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出征前所做的紧张准备句子是 , , , 。
3、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原句是:
(三)、语言运用(10分)
1、请运用下列三个词语,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40字左右的话,词语的顺序可以颠倒。(3分)
孜孜不倦 魂不守舍 问心无愧 。
2、据报道,某动物园的有些动物,因长期吞食游客扔给的食品及杂物,腹中长了结石。这严重影响了动物健康。管理人员不得不给它们施行手术。
针对这一现象,请你为动物园管理处拟一条标语,奉劝游客爱护动物。语言要简明、得体,20字以内。 (3分)
下面例句的格式、修辞,发挥想象,再写出两个关于书的比喻句。(4分)
例句: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仿句:①
②
二、阅读与探究
(一) 文言文阅读(18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