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11000字。
广东肇庆中学2007届高三语文全真考题
5/29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强劲 痉挛 靓妆 大相径庭 不胫而走
B.逶迤 怡情 疮痍 甘之如饴 颐养天年
C.沮丧 矩形 龃龉 含英咀华 越俎代庖
D.婢女 裨益 庇荫 刚愎自用 筚路蓝缕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B、如果说,在中国人眼中美国的治国之道尚有可圈可点之处,那么,它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角色就有些面目可憎了。
C、2010年世博会究竟花落谁家?不到投票表决那一天,恐怕一直是大家期待揭开的谜底。”
D.广东,地处五岭以南,久居中原文化、中央文化化内、化外之边缘,毗邻南海、南太平洋,两头不靠、八面来风的独特位置,造就了广东今日的文化风貌和特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数千年来,中国文学如一条清流在历史的峡谷中流淌,成为传统文化最美的组成部分,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血脉和纽带。
B.油荒引发的节油比拼已在各重型卡车品牌之间展开,开发节油重型卡车已成为国内该类企业当前的主流产品。
C.如何以前所未有的全球性行动,来帮助受灾地区政府应对灾难,任何国家作出的回答都是积极的和肯定的。
D.中国能有今天的成功,中华民族能有现在的荣耀,靠的是全体勇敢的中国人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
二、古诗文阅读(共3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8题(共21分)
西湖七月半
张岱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还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嚣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张岱《陶庵梦忆》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灯火优傒,声光相乱 相:互相。
B、竹肉相发 肉:肌肉,指竹子的内部。
C、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 席:坐。
D、赶入胜会 胜:盛大的。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B、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C、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拉与同坐 日与弟子角,无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