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课 型  自读指导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研究探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2、分析申明立场的措辞,学习文章的语言特点;3、感悟、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 1、深入领会课文内容;2、体会刚柔相济的语言特点。
预习指导 1、 要注意表明我国收回香港的坚定立场的措辞;2、 要注意领会一些语句的言外之意和深层含义。
步 骤 学 习 内 容 补 充
一、字词点拨
注音:1、妥善:( )2、信赖:( )3、殖民:( )4、管辖:( )5、磋商:( )6、妨碍:( )7、刹那:( )8、骨髓:( )9、叩问:( )二、 释义:1、妥善: 2、回旋:3、坦率: 4、殖民:5、磋商: 6、叩问:
相关知识 香港问题:这是历史遗留的问题。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近200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中国人民一直反对上述不平等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二、自读指导
1整体阅读,概括段意,划分层次,把握全文内容。①明确提出我们对于香港问题基本立场的三个问题——总纲② ③ ④ ⑤ ⑥ ⑦提出“通过外交途径开始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的建议。
2根据课文内容,从主权的性质角度思考:为什么要把主权问题放在首要位置来讲?
三、“自读提示”说:外交斗争最需要坚定的原则性和充分的灵活性相结合。试从语气、节奏、措辞、句式方面分析下列句子,看看各体现出了外交语言的哪个特点,并由此探讨其深刻含义。
1.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2、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3、现在,当然不是今天,但也不迟于一、二年的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
4、我们可以再等一、二年宣布,但肯定不能拖延更长的时间了。
5、中国宣布这个决策,从大的方面来讲,对英国也是有利的,因为这意味着届时英国将彻底地结束殖民统治时代,在世界公论面前会得到好评。
6、我们希望中英两国政府就此进行友好的磋商,我们将非常高兴地听取英国政府对我们提出的建议。这些都需要时间。为什么还要等一、二年才正式宣布收回香港呢?就是希望在这段时间里同各方面进行磋商。
7、中国政府在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各种可能都估计到了。我们还考虑了我们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在十五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