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讲活政治题材课文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案

一、背景
语文新教材中有部分政治题材的课文,如《在北大建校一百周年上的讲话》、《改造我们的学习》、《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等,由于政治题材的文章毕竟没有文学题材课文的生动形象,在语文学科偏重文学性的当前,不论是学生,对于这一部分课文,兴趣不足,甚至不愿完整的看一遍;而语文教师,在这种课文面前,往往束手无策。于是,有的在读本上选其他课文代替讲;有的干脆不讲,让学生自己课余读;即使讲,也用一节课敷衍了事,但教学效果也不好。
政治题材的课文,也是生活语言,也是语文学科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内容;政治题材的课文中也包含语言的巧妙和智慧,也有学生兴趣的激发点,因此,盘活政治题材课文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事情。基于这种思考,我精心设计了《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的教学方案,课堂操作中,气氛活跃,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又得到了知识的积累和语言艺术的陶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二、案例描述:
1、导入:
雨果说:语言就是力量。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摇唇动舌,历史翻江倒浪;即使是在上个世纪,语言也曾经对一些重大事件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1982年邓小平与英国撒切尔夫人的一次对话,就为香港回归祖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重要文献--《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文章是一篇谈话稿,谈话的对象是有“铁娘子”和“八十年代的丘吉尔”之称英国女首相撒切尔夫人,就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的世纪伟人邓小平在历史紧要关头,是怎样运用外交语言,使这位以“强硬”著称于世的女强人在香港问题上作出妥协让步的。
2、交代课堂目标和重点
现在翻开课本,关于课文的内容、结构、思路,我们在早自习的时候了解了,这一节课我们的重点在于分析、鉴赏语言。
关于邓小平的语言,美国前总统布什曾评价:“邓小平有一种关于把握强硬和灵活间最佳比例的高超才能。”为什么对邓小平评价这么高,从这篇文章中,我们或许可以获得一些体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