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00字。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
【教学目标】
1.  把握全文,探讨文章主旨。
2.  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  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抓关键词句来把握文意,领会文章主旨的能力。
4.  领悟文中阐述的美学观点,提高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关键语句中关键词语的含义。
2.  探讨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领悟“虚实相生”的审美理念,并且运用这一理念欣赏生活中的“残缺美”和“空白美”。
【教学设想】
我们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开放而自由的时代,但是他们对许多美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因此,可以从美学的角度去入手。教学时,让学生积极讨论,谈对作者观点的认识和评价,教师及时纠偏,引导话题的走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红楼梦》中对林黛玉有这样一段描写:“两弯似蹙非蹙  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明月照水,行动时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比西子胜三分。”这一段描写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把人物俏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中国的国画,经常配以诗文,留有空白,给欣赏者以想象的空间。那么,如何欣赏美呢?日本作家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也许能给我们一点启示。
二.解题: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88注释(1),介绍维纳斯的神话传说,了解维纳斯雕像的艺术价值:
维纳斯雕像面容俊美,身体匀称。引人注意的是她双臂残缺,虽给人带来无限惋惜,但同时历代艺术家永谈不衰的话题。清冈卓行以独到新颖的艺术感受力,从美神肩下本应伸展或弯曲的两条玉臂的空荡处放飞想象,挥洒笔墨,纵情讴歌美丽,讴歌人类精湛的艺术创造力。
三.初步感受维纳斯的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