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1道题,约5040个字。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题号一二三作文总分
得分
得分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澎湃(pài) 哺(pǔ)育 脑髓(suǐ) 气冲斗(dǒu)牛
B.炽(zhì)痛 谰(lán)语 花圃(pǔ) 鲜(xiǎn)为人知
C.重荷(hè) 幽寂(jì) 蝉蜕(tuì) 回环曲(qū)折
D.讪(chàn)笑 嫉(jì)妒 菜畦(qí) 人迹罕(hǎn)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彷徨 踌躇 锋芒必露 家喻户晓 荒草萋萋
B.怪诞 祈祷 鞠躬尽瘁 迥乎不同 慷慨淋漓
C.延绵 肿胀 潜心惯注 杂乱无章 人声鼎沸
D.屏嶂 深邃 锲而不舍 义愤填膺 一拍即合
3.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①有个阔佬,背着许多金银珠宝去远方寻找快乐,可是他走遍了千山万水也没有找到。
② 一天,他正愁眉不展地坐在路边叹息,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农夫唱着山歌走了过来。阔佬向农夫讨教快乐的秘诀,农夫笑笑说:“哪里有什么秘诀,快乐其实再简单不过了, 。”
③阔佬忽然顿悟——自己背着那么沉重的金银珠宝,腰都快被压弯了,而且住店怕偷,行路怕抢,整天( ),怎么能快乐起来呢?
④于是,他放下行囊,把金银珠宝分发给过路的穷人。这样,不仅背上的重负没有了,却看到一张张快乐的笑脸。
(1)填入第③段括号内描写阔佬心理的恰当的成语是:___________(1分)
(2)根据上下文语境把第②段划横线处农夫的话补充完整(2分,不超过16个字)。
(3)请改正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4.名著阅读。(3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级准备在这一天举行“名著陪伴我成长”的主题班会,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向其他同学推荐一部名著。你领到的任务是推荐《鲁宾逊漂流记》。
要求:(1)用最简练的语言介绍书的内容;(2)介绍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1)
(1分)
(2)
(2分)
5.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名句。(8分)
5.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名句。(8分)
(1)山际见来烟, ________________。鸟向檐上飞,________________。(吴均《山中杂诗》)
(2)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 。(李白《娥眉山月歌》
(3)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
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4)《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艰苦战争生活画面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评卷人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
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隶: (2)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
(2)或以钱币乞之 乞: (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环谒: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的一项是〔 〕(3分)
并自为其名 父利其然也
A. B.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稍稍宾客其父
余闻之也久 借旁近与之
C. D.
不能称前时之闻 于舅家见之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2)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9.最后一段,作者认为“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是怎样的?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