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2道题,约5540个字。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时间:120分钟   分数:120分)
题目
一二三

总分
㈠㈡㈢㈠㈡
得分
一、积累运用(1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2分)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搏击惊涛海浪;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要毫不lìn xī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一点绿色。
    lìn  xī ___________       _______ 应改为_________ 
2.按要求工整规范地填空。(4分)
①一些美好的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如陶渊明在《饮酒》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游记体散文,虽题为“醉翁亭记”,但用于正面描写醉翁亭的只有六个字,这六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请你写出两句描写乡村生活(或乡村景色)的古诗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不相连亦可)
3.走近名著。(4分)
    班上开展“走近名著话英雄”的活动,请从你读过的文学名著中推荐一位令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仿照下列“颁奖词”写一段简短的话,既要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要揭示人物性格。
感动中国2005年颁奖词(节选)
   魏青刚——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从人群中一跃而起,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4—12题。

渡汉江
宋之问①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① 宋之问,唐代诗人。他曾经被朝廷流放到泷州(广东罗定县)一带,后来偷偷地从那里逃回家乡,这是他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
4.诗的前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5.后两句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细节?(2分) 

治国安民
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①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②,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③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治国安民》)                                                     
【注释】①炀帝:杨广,隋朝的皇帝。  ②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  ③本根:本,树干;根,树根。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遂得徭役不兴  兴: 
②征求无已   已:
7.翻译下列句子。(2分)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8.唐太宗认为隋炀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唐太宗使百姓安乐的措施是什么?(分别用文中句子回答)(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