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200字。
 “多向互动分层辐射”教学研究工作模型的建构
                                      孙和平
市(县)区设有教学研究机构大概也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特色。长期以来,各地的教学研究室在组织教师培训、开展教学活动、协助管理教学等方面的确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但是在把中高考成绩看作是最公平的评价尺度的今天,教研室把主要的精力甚至是绝大部分精力放在应付考试上确是无奈之举,有的地区甚至以中高考成绩的排名给学科教研员论功行赏。教研室成了考研室是不争的事实。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校本教研、教师发展、专业提升、多元评价等一系列新的要求向原有的教研模式和思路提出了挑战:以校为本开展教研,教研室充当什么角色:只应付考试的研究,教师还能朝什么方向发展;综合课程和选修课程开设,有多少教师能够胜任;除了考试成绩以外的评价,该如何去尝试。显然,现有的教研工作模式是难以适应今后教育教学改革需求的。
南京市鼓楼区教研室中学语文学科组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已经启动了“区重点学科基地”的建设工程,这个工程是按“多向互动分层辐射”教学研究工作模型的建构思路进行的尝试。
    一、“多向互动分层辐射”教学研究工作模型的建构基础
正在实施的国家新课程方案明确要求,今后教研工作的重点是建立和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区县教研室在实施课改的进程中亟待要做的是: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改进教研工作策略,增强教研工作活力,去开创教研工作的新局面。在新的形势下,区县教研室的工作模式、运行机制应有利于课程改革的实验和推进,能有效地解决课改中的问题,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思想、信息、技术、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能为课程的建设提供实据。
区县的教学研究工作应从过去物的管理过渡到文化的管理。通过观念的引领重构教研文化,激发教师学习的热情和发展的愿望,形成自我学习、自我研讨、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浓厚氛围。让教研的一切工作都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1世纪基础教育的主题是教育均衡发展,各级政府的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也都明确提出了所辖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高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为加速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实现基础教育高标准、高质量的均衡发展,优化区域内的教育资源,放大优质师资的效益,强化示范激励进取,我们要切实做好的工作是加速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实际操作层面的研究,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一些地区建立了“特级教师工作室”,从他们的实际运作来看,虽由地方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资助,但毕竟是个人名义的研究室,无论研究视野的深广度,还是成果和效益的覆盖面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我们有必要在汲取他人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新的模式。
鼓楼区中学语文学科现拥有特级教师5名,市名师3名,市学科带头人6名,市优秀青年教师30多名,他们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是非常宝贵的优师资源,鼓楼区中学语文学科多次承担国家和省级教材试验和课题研究任务,在省内外有一定的影响,连续三年在市师资培训招标中中标承办市级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是区域内的优势学科。
虽然区内语文名特优教师多,学科比较有影响,但我区语文教师队伍正处在成长期、转型期、高原期。队伍的基本构成有潜在的危机,从年龄看,目前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70%以上,他们具有合格的学历,学科专业基础不错,但有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从事教育的专业思想不稳固,急功近利,缺乏持久的热情;他们有良好的媒介素养,会利用网络资源,但过分依赖他人的思考,弱化自己发展潜力。这些构成了教师队伍素质提高的瓶颈,亟待寻求突破的途径和方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