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10个字。
                 《人民解放军百万军横渡长江》总复习
                       整理人:葛法新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一、10. 一篇新闻,主要包括 三部分,其中 是新闻内容的提要, 部分大都是简明地概括报道的事实或中心。 部分要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4分)
11. 上文从两方议论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这两方议论为什么一详一略?两方面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3分)

12. 文中为什么多次出现“至发电时止”和表示具体数字的词语?(3分)
13. 文中“此种情况”是指什么情况?(2分)

14.“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句中,“不料”应怎样理解?(3分)

10.标题、导语、主体,标题、导语、主体。11。略写我军,是因为这个问题不言而喻,“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已说明了这一切;详写敌军,一是把极少数战犯同广大官兵相区别,以利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二是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和平协定,正是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的直接原因,这里重点说明,有力地证明了我军发起渡江战役在政治上是完全正确的。12. 增加新闻的具体性和真实性,体现新闻的时间性和时效性,因为事件仍在发展变化,这样写可以避免作者发稿时与读者看到新闻时,事情发生变化而产生的误解。13. 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14.“不料”突出了战争形势发展迅速,国民党反动派的南京江阴防线面对势如破竹的人民解放军的进攻如此不堪一击
二、
8、文中加点字“此处”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请同时写出具体地名。(4分)
                                                                               
9、消息中的“背景”往往是说明事件发生的原因、条件或环境的材料。请将文中反映渡江战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的句子写在下面。(4分)
                                                                              
                                                                                 
10、这则消息写于22日22时,文章多处体现了新闻及时迅速,讲究时效的特点,试将文中有关语句摘录在下面。(4分)
                                                                            
                                                                                 
                                                                               
11、有同学认为“如果把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更好,因为前者只说了这次军事行动,后者不仅说出了军事行动而且说出了结果。”对这个问题你是如何看待的? (4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