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50个字。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
来宾市武宣县二中    
 邹敏
教学设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文是一篇美丽的抒情童话,它营造了纯真温馨的氛围,渲染了诗情画意的境界。在教授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以读童话的兴趣和品诗歌的激情来融入文本,力求做到读赏结合,品析互动,有效地利用文本的写作特色来培养学生朗读、概述和多向思维的能力,并且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来培养语感,提升品质,多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欣赏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感悟本文“不以情节取胜、而以情感渲染”的写作特点。
         3、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欣赏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准备:
                幻灯机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归纳特点
              1、我们是听着妈妈的童话,看着卡通书慢慢长大的。上学后,我们又读了不少的童话故事,那么在你的记忆深处,哪些童话故事,哪些美丽、善良的人物形象给你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引导学生回忆熟悉的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丑小鸭》等)
 2、引导学生归纳童话的一般特点(情节感人、人物丰富、语言生动、主题鲜明),点明本文抒情童话的特点,导入新课。
         (板书:情节、人物、语言、主题)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家庭生活的话题够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我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利用学生自身所熟悉的童话作为课程资源,引领他们走进新课,这样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对新课产生亲切感。而板书的设计,是本课四个教学环节的切入点,巧妙地贯穿了整个课堂。]
二、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一)指导学生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快速地、自由地阅读课文,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请你找出文中体现盲孩子心情变化的词语。
关键词语:寂寞——快乐——惊喜
(抓住关键词语,师生共同走进盲孩子的心灵。)
     2、你能结合关键词语用自己的话简明地概述这个故事吗?
    情节:盲孩子很寂寞——“影子”陪伴给盲孩子带来了快乐,带来了温暖——荧火虫的出现,带给了盲孩子从来没有的快乐——太阳、月亮的爱使盲孩子得到了光明。
  明确:爱可以创造奇迹,只有“爱”才能使人们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板书:情节——简单)
  (二)同桌间相互交流归纳课文的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找出人物、理清思路,把握关键词、语言简明
    [设计理念: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本文情节虽然很简单,但篇幅较长,七年级的学生快速感知课文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我通过指导学生抓住能表现盲孩子的心情变化的关键词语来把握文章思路,做到“长文短阅”,逐步教会学生概述课文的有关方法。]
三、指导朗读,感知人物
      1、指定一个片段,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2、指名两组学生分角色朗读该片段,鼓励学生大胆点评。并针对学生的读和评进行指导,要求学生读出语气、节奏、情感和意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