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小题,约6370字。
泗水县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泗水县教育局 翟胜民 QQ358718706
亲爱的同学们,七年级语文学习就要结束了。本学期我们重温了儿时的梦想,感受到“祖国”的厚重,领略到伟人的风采,观赏到民间艺术的精彩,目睹了人类探险的壮举,还与可爱的动物们进行了一次亲密的接触。下面就请你向父母、师长汇报你的学习成果吧!
说明:1、本试卷涵盖全册内容。
2、全卷共四大题,共八页,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3、答卷前,请将自己的座号、姓名、班级按要求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指定位置。
4、请认真、规范书写,端正的字体、整洁的卷面可得卷面分3分。
题号一
(20分)二
(20分)三
(30分)四
(50分)总分
120分
得分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4分)
嗔视( ) 羸弱( ) 斫痕( ) 眼睑( )
悲chuàng( ) xián( )熟 mò ( )然 撺duo( )
2.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4分)
(1)没有柔和的颤音,没有甜溺的媚态,也没有绝望的叹息……( )
(2)他们还是拖着疲备的身子,咬紧牙关。 ( )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 )
(4)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霭地在一旁答礼。 ( )
3.模仿是应用语言的第一步。请你仿照例句用特定格式说话。(2分)
例句:我感受到,生命因为自强不息而美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又瞎又聋,但他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终于“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仿写:我感受到,生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美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填空。(5分)
(1)《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谈宁静之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送灵澈上人》中诗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斜阳之下,远行人渐行渐远的情景。
(3)《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未至,道渴。 , 。(《夸夫逐日》)
(5)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探险是许多人的梦想,因为它充满了浪漫与刺激,需要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去实践。每一个探险者都希望能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去发掘宝藏和奥秘。
(1)请简述一个探险家的故事。(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探险利大于弊”,也有人认为“探险弊大于利”,你怎样看待探险这种活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导读(2分)
(1)《昆虫记》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_________(人名)所写,这部科普著作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__________________。(1分)
(2)《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转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14题。
(一)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古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7、“风骚”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2分)
8、流传万古的李杜诗篇至今无人可及,为什么诗人却说“至今已觉不新鲜”?(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