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同文化》精品课件PPT33张,图片丰富,重难点突出,思路清晰,活动丰富,生动有趣。教案约3100字。
胡同文化
湖南株洲九方中学 刘国富 原创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分析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扬弃、继承的情感。
2、能力目标:通过概括胡同的特点和分析胡同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抓关键词句的概括能力和品味语言体会内涵的分析能力。
3、认知目标:①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②理解和学习文章朴实和典雅结合的语言。
【教学重点】
1、理解胡同、四合院对北京市民文化性格的影响;理解分析“胡同文化”的的内涵;
2、品析朴实和典雅结合的语言。
【教学难点】
1、体会理解作者对“胡同文化”所持的情感态度;
2、理解胡同、四合院对北京市民文化性格的影响;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建筑形式、生活方式等)分析其背后文化因素的敏锐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与教具】
1、教法设计:朗诵法、讨论法、比较法、练习法(具体操作:①立足课文,点拨导思;②重点内容,讨论演板;③点评诵读,领会情感;④延伸迁移,分组讨论。)
2、学法指导:(高一学生具有阅读一般散文的能力。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①早读预习,理清课文思路;②课堂上展开讨论,明确重点;③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解内涵,品情感,训练品味语言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3、多媒体课件教学:用Powerpoint制作一套教学课件,含建筑画片、背景音乐、课文层次结构动态演示、知识迁移引导等。
【教学过程】
一、早读预习指导:
1、诵读课文,梳理内容思路(学会找每段的关键句;学会归纳分层);
2、理解并概括:胡同的特点?胡同的文化的内涵?
3、品味语言特色;
4、联想思考:透过现象(建筑形式、生活方式等)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因素,试举例说明。
二、课堂导入:
1、氛围营造:
[幻灯片1]课前用多媒体循环播放一组中国传统建筑画面,辅以“建筑是一首无声的诗”、“它无声地传达着各种思想”、“历史是时间的,也是空间的”、“走进一座座建筑,你会陡然觉得,这空间依然存在着先人们的灵魂和他们的鲜明的个性”等文字,配上富有民族特色的古筝曲,营造课堂文化氛围。
2、导入:
[幻灯片2]以夕阳残照的北京城为背景,打出课文标题“胡同文化”和本课的学习专题――“看胡同,品文化,悟情感”。
3、解题:
胡同——是一种建筑名称,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