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00字。
《飞向太空的航程》同步测试
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辉煌 嬉戏 耸入云天 眉目传情
B 枯竭 忌讳 转瞬即失 活灵活现
C 横亘 伶俐 扭转乾坤 洗耳躬听
D 翌日 引擎 不可逾越 谈笑风声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实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烈焰,__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②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__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③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__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④ 1970年,19位优秀的飞行员被列入了预备航天员的名单,他们都经过了近乎__的各种身体测试。
A.托举 震惊 实行 苛刻
B.带着 震动 实行 苛求
C.托举 震动 实施 苛刻
D.带着 震惊 实施 苛求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
B、科学家们研究了许多防热材料;做了许多大型试验;甚至连飞船运输车和航天员吃的食品都做了出来。
C、这年3月,由4位著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被邓小平批准,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
D、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制定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第一步,发射探空火箭,第二步,发射一二百公斤重的卫星,第三步,再发射几千公斤重的卫星。
4、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对于中国科技界来说,1986年的春天,可能来得比哪年都早。这年3月,由4位著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被邓小平批准。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
“863计划”的出台,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从这一年开始,科学家们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