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530字。17-23期。
阅读新起点
第十七期
张晓耕 选编
【晓风晨语】
●经历就是人生的硎石,生命的锋芒在磨砺中闪光;经历就是人生的矿石,生命的活力在提炼中释放。经历就是体验,经历就是积淀。没有体验就没有生存的质量;没有积淀,就没有生存的智慧。人生的真谛在经历中探寻,人生的价值在经历中实现。
●电视天线的省思:要获得清晰的电视画面,或得到最佳的学习效果,都必须选择正确的方向并除去一切干扰。
【诗词品鉴苑】
晚 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注]夹城:城门外的曲城。幽草:生长在幽暗处不被人注意的小草。高阁迥:高阁,诗人居处的楼阁。迥,远。微注:因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和柔和,故说“微注”。
[鉴赏提示]李商隐自开成三年 (838)人赘泾原节度使王茂元(被视为李党)以后,便陷人党争的狭谷,一直遭到牛党的忌恨与排挤。唐宣宗继立,牛党把持朝政,形势对他更加不利。他只得离开长安,跟随郑亚到桂林当幕僚。郑亚对他比较信任,在幕中多少能感受到一些人情的温暖;同时离开长安这个党争的漩涡,得以暂免时时遭受牛党的白眼,精神上也是一种解放。正因为这样,诗中才有幽草幸遇晚睛、越鸟喜归干巢之感。首联写初夏凭高览眺所见的晚晴,颔联写得浑融概括,深有托寓(托寓着诗人的身世之感)。颈联转而对晚晴作工致的描画。末联写飞鸟归巢,体态轻捷,仍是登高览眺所见。全诗写得自然浑成,不着痕迹。
【古文诵读吧】
周亚夫军细柳
【题 解】本文是《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的一节。绛侯周勃是汉开国功臣。诸吕危刘时,他与丞相陈平共谋诛诸吕,立孝文皇帝。周亚夫是周勃之子,先为河内守,因其兄绛侯胜之有罪,以贤封为條侯,续绛侯后。历仕文帝、景帝两朝,曾任河内郡太守、中尉、太尉、丞相等职。以善于将兵、直言持正著称。后因得罪景帝下狱,绝食而死。本文即记载他为河内守驻军细柳时的一段事迹。
汉文帝亲自劳军,到了霸上和棘门军营,可以长驱直入,将军及官兵骑马迎送。而到了细柳军营,军容威严,号令如山,即使是皇上驾到,也不准入营。作者以对比、反衬的手法,生动地刻划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将军形象。“细柳”也成了后人诗文中形容军中常备
阅读新起点
第十八期
张晓耕 选编
【晓风晨语】
●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
●人生要有“四气”:奋发向上、百折不回的志气,铁面无私、令人敬畏的正气,披荆斩棘、舍生取义的勇气,求新求好、能做善做的才气。
【诗词品鉴苑】
江楼感怀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注]渺茫:空虚蒙胧的样子。水如天:一作“水连天”。“同来”二句:写人事变迁,风物依旧。“玩月”,一作“望月”。“依稀”,仿佛。
[鉴赏提示]赵嘏,字承佑,山阳(今江苏淮安县)人,生卒年不详。会昌二年(842)进士,曾官渭南尉。赵嘏的仕途虽不得意,诗歌的声誉却很高,他的七言律诗圆转流美,时有警策。《江楼感怀》是一首情味隽永、淡雅洗炼的好诗。第一句写诗人独自登上江边小楼,心境显得寂寞的样子。第二句写江楼夜景清丽绝俗。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第三、四句是感怀。写出了风景依然,人事全非的感慨。这与晏殊的“去年天气旧亭台”,李清照的“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的意境相似。
【古文诵读吧】
前出师表
【题解】《前出师表》出自《三国志·蜀志》本传。当时为建兴五年,蜀汉已从刘备殂亡的震荡中恢复过来,外结孙吴,内定南中,励清吏政,兵精粮足;诸葛亮认为已有能力北伐中原,实现刘备匡复汉室的遗愿。于是,决意率军北进,准备征伐曹魏。临行上书后主刘禅,强调自己为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和临终托咐,以“讨贼兴复”作为自己的职责,并规劝后主采纳忠言,和辑臣吏,励志自振,使他能专心一致于北伐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