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8道题,约5180个字。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编卷者: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朱旭微
一、积累和运用(22分)
1.古诗词填空。(1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这是《渡荆门送别》中诗句,此诗中描写江上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中具体描写劳动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
(4)《游山西村》诗中描写“古朴民风”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中困难中蕴含着希望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请写出古诗词中表现人们“辛勤劳动”的
诗句。
示例:“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 。”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D.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细读下列两首诗,完成①~③题。(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① 两首都是写离愁别绪的诗,但诗的表现手法有何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也是为了抒情。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③下面是对两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2分)
A.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朋友分别之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B.两首涛都极力通过描绘景物,渲染离别的气氛。
C.李白诗情感表现热烈奔放,而郑谷诗情感表现则含蓄委婉。
D.两首诗都着力强调分离的“距离之远”,突出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二、阅读理解(78分)
(一)(11分)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或王命急宣
A. B、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哀转久绝
C. D、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静景,也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2分)
7.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