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000字。
小说戏剧阅读鉴赏教案
专题一 小说阅读鉴赏
汕头澄海中学 姜勇军
一.课标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说的要求与对“散文”的要求一致(详见本模块散文部分的“课标要求”)。
二.高考定位
近年来,虽然小说的阅读出现较少,但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审订的新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比重越来越大,高考试题中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小说主要会考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重在考查学生对小说的分析综合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着重会从理解词句,把握文意内容,分析、评价、鉴赏文章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等方面去考查。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鼓励考生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提倡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三.考试趋势
由于高考试卷阅读材料受字数的限制,在传统的高考中,很少对小说和戏剧文学作品进行考查。1985年和1990年的高考题目中曾经涉及小说的阅读理解,2001年京皖的春季高考题现代文阅读虽然不是小说体裁,但因为是写人的文章,有关人物形象的命题角度和思想,也会让我们从中学到一些解答小说鉴赏类题目的基本方法。2004年春季高考北京卷和夏季高考辽宁卷的现代文阅读材料选择了小说这种体裁。
如果考查小说,1000字左右的小小说将是小说考查的重点对象。另外,对篇幅较长的小说,则可能截取某一个片断、某一个情节或某一个场景进行考查。试卷阅读材料的选择,应以当代的中外名篇或名家之作为主。当然,古代白话小说中艺术性思想性俱佳的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也有可能被节选作为命题材料。
考试的题型,有客观选择题和主观简答题,以主观简答题为主。
四、小说阅读的命题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小说中记叙要素的考查;
2.对文章情节结构、环境描写的作用的分析;
3.对文段作用的理解与分析;
4.对人物形象的感知;
5.对刻画人物方法的考查;
6.对词语及句子含义的品析,包括对精妙词语的品析、词语语境语义的理解、同义词语的辨析、句子含义(包括言外之意)的理解、词句的作用分析等;
7.对小说主题、人物形象、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的理解;
8.对作者写作目的的分析;
9.与语段有联系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考查。
五、知识梳理
1.概念。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2.特征
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3.分类
小说的分类由于所持标准不同而有许多种划分方法:
按题材内容分,可分为历史小说、社会小说、侦探小说、爱情小说、问题小说、推理小说、科幻小说、战争小说、讽刺小说、谴责小说等;
按文体样式分,可分为诗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章回体小说、童话体小说、传记体小说、笔记小说、话本小说、传奇小说等。
人们通常依据篇幅的长短和容量的大小,把小说分为 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四类。这是最常见的分法。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篇幅一般在1000字左右。小小说的主要特点是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立意奇特,文短意长,情节完整,结局出人意料,使人回味无穷。 4.流派
小说创作主要有三大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
传统小说主要采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