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500字,共47小题。
江苏省2007年普通高校单独招生统一考试试卷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4页。两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7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如果答案不涂写在答题卡上,成绩无效。
一、(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⒈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揪心(jiū)症状(zhèng)叱咤(zhà)青冢(zǒng)
B.谬种(miù)剔除(tì)憎恨(zēng)巾帻(zé)
C.游说(shuì)奇葩(ba)贮藏(zhù)祠堂(si)
D.玷污(zhān)恪守(kè)整饬(chì)勾当(gō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义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
B.他有一块心病,金欧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C.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它煞废心机,创造世界。
D.在战争不暇的日子里,这种观察飞禽走兽的闲情逸致,不知对我的身心情感,起着什么性质的影响。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屡见不鲜(新鲜)摧山坼地(裂开)身体力行(身体)
B.公正不阿(偏袒)另辟蹊径(小溪)数典忘祖(数着说)
C.可歌可泣(值得)永垂不朽(流传)因地制宜(根据)
D.不期而遇(约定)平沙无垠(边际)高屋建瓴(构建)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读了海森堡的文章,你会惊叹他的独创力,你会觉得问题还没有做完,没有做干净,要发展下去;读了狄拉克的文章,你惊叹它的独创力,同时觉得它似乎已把一切都发展到了尽头,没有什么可以做下去了。
A.因为所以而也更B.不过还但是更也
C.然而还而也却D.也许所以但是却还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背山面水这样一个所在,的自然和弥漫着生命力的人,就织成美妙的图画。
②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
③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因为职业的关系,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真是奇怪,有时简直近于一种。
A.肃穆牵引衡量狂热B.静穆牵引衡量狂热
C.静穆牵扯测量狂热D.肃穆牵引衡量炽热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是循序渐进的,那种不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就急于做高难度题的喧宾夺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B.《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实为依据的鸿篇巨制,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时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
C.那林立的大石,千态万状,有的像卧虎,有的像奔马,无不维妙维肖。
D.钱钟书先生在文学研究上造诣很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艺术价值的学术著作《管锥编》。
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和一切领域都将卷入空前的知识大革命。
B.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C.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D.专家认为,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
8.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
B.要坚决清除我们队伍中的蛀虫。
C.中央领导机关是一个制造思想产品的工厂。
D.那一望无际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来,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忧国忧民的杜甫用诗歌真实地记录了历史的变迁,把当时的社会现状形象地概括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怎么了?”一个关切的声音传来:“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吗?”
C.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D.以著名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为标志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极大地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文明的面貌。
10.根据部首检字法和音序检字法,下列汉字检索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