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120字. 
江苏省2005年普通高校单独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评析
陈志祥录制
《语文复习用书》
    奉试卷分第1卷(客观题·单一选择题)和第U卷(主观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本文试图通过对试题的分析,发现一些命题导向、题型、权重、结构等方面的变化,为广大师生做一点基础服务工作,从而让“高考指挥棒”作用更加突出,增强复习工作的针对性实用性。
第Ⅰ卷
    第[卷包括三大项:第一项主要是汉语言知识及运用、应用文、文学常识的考查,选择题,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第二项是现代文阅读题,三个语段,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第三项是文言文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所有题目都是单项选择题。共计66分。
    与04年试卷比较,该卷总分下降了4分。落实在第一项中减少了2个小题(删去了语言表达运用题和表达方式判断题)。如果再往前看(即与02、03年单招试卷比较),可以十分明显地发现客观题题量、分值逐年小幅减少的脉络。这当然是一个正确的方向:语文教学更加倚重人文性、语文学习更突出能力本位,虽然这种变化是渐进式的。
    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本卷中第35,38题的错误大大降低了一份高考试卷的信度,而第10、ll、13、30题的瑕疵,第二大题毫无新意等在一定程度上也使05卷的区分度大打折扣。总体来看,第1卷的拟题是失败的,严肃严谨皆有缺失。
    由这种失败产生的不良影响还需假以时日方能显现。
    第一大题
    第一大题含13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考查内容涉及汉语言知识、文学常识、应用文及查字典等。重点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字形、词义,正确使用词语(虚词、实词和成语)、修辞、辨析病句、标点符号运用、查辞书(查字典中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应用文基础知识、文学常识等。
    与2004年单招试卷相比,除少考了语言表达(语意和连贯)和表达方式判断,还多考了一个文学常识题(作家作品),试卷难度和知识容量略有降低。力求系统性、拓宽涵盖面,降低难度和容量是本大题的特色。(但是,语言表达题未有涉及,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为它不仅考查基础知识,更在于考查了语言运用能力。)
    1.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中多音字的掌握情况。
    D项中“候”不是多音字,考查“候”主要是不要与形近字“侯”混淆。
    C项中“拾”字值得商榷,它并不是多音字。课文中“拾级而登”中“拾”读sh6,只是作为通假字,与“涉”相通,故读sh6。所以选C亦不可算错。
    2.本题重点考查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
    B项中,“豪痛大悲”中的“痛”应作“恸”,“极恶哀、大哭”的意思。
    C项中,“摧山拆地”中的“拆”应作“坼”,“裂开”的意思。
    D项中,“另辟溪径”中的“溪”应作“蹊”,“小路”的意思。
    复习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基本篇目中的基本词汇,特别是成语或四字短语的书写,甚至不要回避已考过的词语,如04年也曾考过“另辟蹊径”一词。
    3.本题着重考查基本篇目中基本词汇的释义。
    A项中,“断碣”中“碣”的释义应为“圆顶的碑石”的意思,文中泛指“石碑”。
    B项中,“华而不实”中“华”的释义应为“开花”的意思,动问。
    C项中,“素不相能”中“能”的释义应为“亲善、和睦”的意思。
    4,本题考查的是虚词填空,因为本题材料由两个句子组成,实际上这是一个句群。
    第一句第一处应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第二处应选填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然而”。“有始无终”、“零落”还“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由此突出了刘和珍对进步思想的追求,对鲁迅作品的热爱。
    第二句应选填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却”出于对刘和珍的怀念与感激之情,自然会感到有写文章纪念的必要,以此来哀悼烈士;安慰烈士的在天之灵。
    5,本题是实词选词填空,关键是能区别近义词,准确把握词意,考查的是结合语境准确选用词语的能力。但由于材料出自基本篇目《读<伊索寓言>》,某种程度上也降低了难度。
    “厌恨’’的意思是“厌恶、痛恨”;“嫉忌”的意思是“嫉恨忌妒”,因忌妒而愤恨,程度上比“厌恨”要深。“怜悯”的意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