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5170字。
九年级(上)语文期中抽测卷
江西省安福县城关中学 朱小明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填补下面各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10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 。
②予独爱莲之 , 。
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④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⑤范仲俺用“ , ”来表明自己以天下为已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伟大抱负。
⑥请借用古人的诗句来描写你所见到的秋天的景色
, 。
2、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报道,按要求答题。(6分)
一项名为"基因地理"的全球科学研究计划在北京启动。来自10个国家的人类遗传 学家,将用5年时间共同探寻人类在地球上的迁徙史,并绘制一张尽可能详尽的人类迁徙地图。如果说10年前启动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关注人类的公共信息,那么"基因地理"项目则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遗传差异。已有的遗传学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非洲。随着人们的流动和杂居,,分析测试特定地区人的基因样本,可以找到他们遗传基因的不同特征,从而发现人类的迁徙轨迹。
①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事件。(2分)(22个字以内)
②概括“基因地理”研究的途径和方法。(2分)(24个字以内)
③概括“基因地理”研究的最终成果。(2分)(12个字以内)
3、续写下面一段话,构成对比。(2分)
庸者的侈谈是浅浅的沟渠,由此流过的水或许很多,但股股浑浊;而智者的思考 , , 。
4、下面这段话意思混乱,请整理后重新排列,使语意连贯。(只排句子的序号)(4分)
①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怅惘。②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表达。③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④百般不能排解思绪,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⑤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未?
答:①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5—7题。(6分)
(甲)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
(乙)送别 王维
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愁。
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
5、甲诗中点明送别的诗句是 ,乙诗中点明送别的地点的句子是 。(2分)
6、这两首诗都写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但抒情的方式有不同,请简要作点分析。(2分)
答:
7、古人写作讲究炼字,请揣摩“平明送客楚山孤”一句,说说“孤”字在表达上的效果。(2分)
答: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2分)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高后时,兄哙任盎为中郎。
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①臣。”盎曰:“绛候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是时绛候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②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 候望袁盎曰:“吾与尔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③。
及绛候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示以为反,宗室诸人莫敢为言,唯盎明绛候无罪。绛候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与盎结交。
[注释]①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古代君主祭社稷,后用以指国家。②畔:叛。③谢:认错。
8、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停顿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