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90字。
《乡土情结》课堂实录及反思
□姚孝明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文中乡土情结的内涵和作者大量引用的古诗文的意思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
1. 仔细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探讨作者大量引用古诗文的意图及作用。
2. 通过抓关键句,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结构和内容。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乡土情结的时代涵义,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师:“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故乡的一切在每个人身上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每个人对故乡都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这种感情是怎样的感情?又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人在离家时这种思乡之情表现得更加强烈?新时期我们对待故乡又该是怎样一种情感和态度?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学习著名作家柯灵的散文《乡土情结》。
二、 解题释义
师:请同学快速查字典,看看“情结”一词是什么意思。
生:“情结”指心中的感情纠葛;深藏心底的感情。
师:“情结”是比喻化的说法,形象地揭示这种感情的化解不开、非常浓重的特点。同学们课前预习了课文,想一想,本文表现的仅仅是对乡土的思念之情吗?
生:从第5节开始,文中还表现了爱国、思国之情。
师:可见,本文的题目“乡土情结”包含故土之思、故国之情的丰富内涵,是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
三、 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快速默读课文,说一说本课文行文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生:文章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史料来表现“乡土情结”。
师:请大家快速找出来,结合上下文说说它们的意思。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用投影仪显示:唐代诗人王维《杂诗(其二)》、刘皂《渡桑乾》、韦庄《菩萨蛮》、孟浩然《留别王维》、李贺《南园》及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和《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的“名言”,并作简要介绍评点)
师:此外,文中还大量运用了古诗文中经常出现的词语和景物,极富文学意境和文化内涵。如酒阑灯灺、良辰美景、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鹏举鸿飞、鱼游濠水等等。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大量引用古诗文、史料?
(师生讨论明确:这样做既能生动、形象、真切地揭示乡土情结的丰富内涵和历史久远的特点,激发读者的联想、想象,激起情感共鸣,又能准确、简练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还大大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情味、文化内涵,增加了作品的知识性、生动性、可读性。总之,这些古诗丈、史料,成了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师:文章叙古写今,旁征博引,也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文学底蕴,谁能简要介绍一下作者柯灵?
(在学生介绍和课本注释的基础上,用投影仪补充:柯灵少年时因家贫失学,靠刻苦自学走上了文学道路。一生喜欢读书,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是一位世纪文化老人。1926年在上海《妇女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叙事诗《织布的女人》。解放前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掠影集》,建国后主要从事电影创作,代表作品有电影剧本《腐蚀》《为了和平》《不夜城》《春满人间》《秋瑾传》(根据夏衍剧本改编)等,其他代表作品有散文集《遥夜集》、短篇小说集《同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