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80字。
“问答法”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尝试
温西中学孙希凤
主要内容: 问答法是综合性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以探讨学生所提问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启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师生共同探讨,解决困惑,带着更多问题走出课堂、走向广漠的语文学习世界。其最终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得到改变,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问答法 语文素养
一、反思当前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与学生生活、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的特点,就决定了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而不是包办所有工作。教师仅仅做为“积极的旁观者、热情的支持者和朋友般的监督者”角色出现于活动实施过程之中,通过正确运用“首席策略”,与学生一道纠正项目活动过程中的失误,对因不确定因素引起的混乱、偏差进行行为矫正,以便学生能顺利完成拟定内容和衍生内容。在成果展示阶段,以学生展示为主,提倡教师与学生共同展示、个人成果和集体成果多样化展示,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学生的收获,引导学生就过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分析,并提出新问题或拟定新项目,当好促进者。
但是,我们在调查与实际工作中发现:传统狭隘的语文教学观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制约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开展。有的教师认为只有开展活动才是进行了综合性学习;有的教师生怕自己忙不过来,或者怕学生的创新打断自己原来的计划,或者怕教学场面不好控制,就把学生圈定在自己确定的范围内,把自己准备好的思路、材料交给学生;有的教师干脆放手让学生自己全盘负责,学生喜欢怎样做就怎样做,对综合性学习活动缺乏必要的指导;有的教师往往仅仅抓住了表达交流(成果展示)这一环节,项目设计、过程实施情况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等等。这样的综合性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剥夺了学生实践的权利和机会,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背道而驰。
那么如何在综合性学习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呢?根据个人的一些学习与思考,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下面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二、问答法内涵及其实施策略
(一)问答法
问答法也叫谈话法,它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和理解知识的教学方法。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教学思想。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在和学生讨论问题时,也采用“问答法”的方式,双方一问一答,通过揭露对方回答首尾不一致的地方进行诘难,使对方陷入矛盾。柏拉图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在相互讨论中揭示对方论点的矛盾,并从具体事例中引出一般的概念,最后得出结论。它注重思维过程的诱导,第一次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问答法虽然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但却忽略了学生的提问和学生自主探讨问题的过程。
综合性学习下的“问答法”是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设置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