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小题,约4000字。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
姓名: 座号: 班级: 分数:
一、积累运用(38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妖ráo( ) 襁bǎo( ) 静mì( ) ( )yīn哑
2、从下面词语中找出两个错别字并改正。(4分)
惟余莽莽 原弛蜡象 披蓑戴笠 弥足珍贵
银波微漾 略输文采 淅淅沥沥 朦朦胧胧
错别字:( ) ( ) 改正: ( ) ( )
3、判断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山舞银蛇( )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欲与天公试比高( )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7分)
①《沁园春·雪》写与1936年2月。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写下了这首词。( )
②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阙,上阙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阙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抱负。( )
③“长城内外”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的“千里”“万里”照应。( )
④这首词前十句写了眼前实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写的是虚景。( )
⑤“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是上文写景议论与下文抒情之间的过渡。( )
⑥《雨说》采用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让“雨”对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倾诉真情,使人感受“雨”的亲切温柔形象,觉得“雨”来得真是太迟了。( )
⑦《雨说》的副标题“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的作用是对正标题的补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表达了对生活在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关爱。( )
5、填空(15分)
①适逢母校百年校庆后,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在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对满堂弟子深情的说“ , ”(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名句填写)(2分)
②写出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主旨句: , ,
。(3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③郑愁予的《雨说》选自《 》,作者生于1933年,被称为“ ”诗人,诗集有《 》《 》。(4分)
④阅读下面的语段,将其补充完整,要求与上下文衔接连贯。(4分)
雨.是一种自然现象。久雨不晴,人们管它叫“霉雨”;久旱而雨,人们管它叫‘‘甘霖”。它或为丝丝小雨,温柔连绵;或为滂沱大雨,快疾迅猛。
“两三点雨山箭”,勾勒了雨的零落稀疏;“天街小雨润如酥”,描绘了雨的温柔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