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教学理念
  提倡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设想
  1.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提前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2.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人文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的发展。
教学步骤
  一、课前学习
  1.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
  2.查找克隆的相关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
  3.思考:以克隆为例,谈谈对“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
二、课堂教学内容
  (一)克隆是什么
  1.导入。
  孙悟空,是同学们喜欢的艺术形象。他神通广大,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这一精彩描述,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关于克隆的设想。他想像的依据是什么呢?
  2.展示查找的资料。
  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
  (出示实物、图片:秋海棠落叶生根、富贵竹插枝即活、土豆、地瓜发芽生长、各种水果、蔬菜、稻麦的嫁接、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
  3.明确什么是克隆。
  (1)找出上述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用自己的话说说克隆是什么?(不是由生殖细胞结合产生的后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