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030字。
高考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一线通:字形
山西省阳城一中 邢小雷
本人吐血编创2008高考应考秘笈。本考点分四个部分阐释:
一、领先起跑线(基础知识)
二、捷径金手指(应考秘笈)
三、高考加油站(备考粮仓)
四、冲刺助推器(牛刀小试)
在四个部分中,对大多备考资料都作过详尽介绍的“基础知识”只作极其简略的提示,而将重点放在了“应考秘笈”的指点和详解上,这部分内容是本人和国内语文同仁教学经验的结晶,是金牌语文教练高考致胜的法宝。“备考粮仓”部分以附录形式提供高考必须掌握而且行之有效的易考点易错点。“牛刀小试”部分结合前三部分的讲解拟出少量具有指导性、纠错性、预测性的精品题目,供学生巩固提高。
拥有《一线通》,高考路畅通。用好《一线通》,名牌路路通。
第二考点 字形
领先起跑线(基础知识)
本考点对知识能力的基本要求是正确书写汉字,包括不写错字、别字,不写繁写字、非规范的简化字。字形识记的考查已沿用了十五年,今年仍是全国各省市命题基础知识方面的重要内容之一,除了上海卷,全国其他省市试题均涉及。
一、有关汉字的基本常识
1.汉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2.汉代人分析汉字所归纳出的汉字造字方式共六种,又叫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象形字:指描摹实物形状而造的字,如:人、山、刀等。
指事字:用象征符号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符号表示一定的意义而造的字,如:刃(“刀”上加一点,表“刀”的部位——刃部)等。
会意字:用两个或几个字组成一个字,把这几个字的意义合成一个意义,如:采(上“爪”下“木”)、尘(上“小”下“土”,小土就是尘)等。
形声字:利用形旁和声旁组成的字,其中形旁表字的意,声旁表字的读音。根据字的组合,可把形声字分为左形右声(材、铜、江等)、右形左声(攻、战等)、上形下声(草、景等)、下形上声(架、案等)、外形内声(固、围等)、内形外声(闷、闻等),还有形一角(载等)、声一角(旗等)的。
3.汉字形体的演变
甲骨文(商代)→金文(周代)→小篆(秦代)→隶书(汉代)→楷书、草书、行书(始于汉)。
4.同音字:读音相同,形、义不同的字。如:书、叔、舒等。
5.形似字:形体相似的字:如,己、已、巳等。
二、辨析字形的方法
1.分清字形
①注意字的笔画和结构,分辨细微差别:
拆开—曲折 瓜子—爪子
②抓住形旁的含义,分辨字形。有些形似字声旁相同,形旁不同,就要抓住形旁的含义,去分清字形。如“狐、孤、弧”这几个字声旁相同,而形旁不同,因而字的含义也就不同。
③抓住形声字声旁的读音,区分字形。如:“轮、抡、伦、论、沦”与“苍、创、抢、枪”等字。
2.要注意辨别同音字
同音字是读音相同,形、义不同的字。由于平时对汉字的形体、字义重视不够,很可能造成误用。如:“貌和神离”应为“貌合神离”、“气冲宵汉”应为“气冲霄汉”等。
3.要联系语境来理解字义
联系语境,理解字词的含义,是防止和纠正因同音(或近音)代替而造成错别字的重要办法。如:“按步就班”应为“按部就班”、“爬山涉水”应为“跋山涉水”等。
4.要注意汉字的笔画
汉字的笔画固定,既不能增加笔画,如:纸、庄、荒、浇、含、步、染、贪、建、延、廷(一点的字),易、策、惕、壶、叠、县、昨、考、刺(一横的字),喉、统、叔、假、贼(一竖的字),武、展、序、畏、预、幻、丧、野、迎(一撇的字);又不能减少,如:诉、添、初、省、国、蔑、梁(一点的字),束、拜、气、盼、承、慎、威、蒙(一横的字),或、矛、幼、究、戒、柳(一撇的字)。
5.要重视成语典故的来源:
有些成语来自古代的寓言或历史故事,不了解出处,容易写错,如:鸠占雀(鹊)巢、搬(班)门弄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