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700字。高一语文教案《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5、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设想
1、由于学习文言文要付出比现代文更多的认识努力,因此通常同学们对文言文大都敬而远之。调查显示,多数同学都不大了解所学文言文的内涵,不了解那些隐藏在陌生语言下面的更深层次的人类的智慧,笔者力求引导学生走进文言文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说辞语言十分精彩,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就可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逐步改变其对文言文的看法,培养起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2、《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陌生,可以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
    3、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很必要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更多是学生的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的给以点拨,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
    4、诵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尤其不可低估,所以本堂课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在诵读中赏析课文、分析人物。
    5、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课堂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此结尾设计讨论发言就是让学生乐于探讨并且有话可说,学有所得,并能学以致用。
    6、 背诵一直是学生一个头疼的问题,所以笔者尽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减轻学生 的负担,增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二、资料介绍
1、《左传》其书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