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020字。
课   题11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并掌握小说的主题与作者的写作目的 
2、把握不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能力目标1、            训练语言表达阅读体验与个性观点的能力,
2、            提高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3、            培养书面表达能力与总结学习心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充分认识亲情对于人生的意义远胜于金钱 
重    点1、理解作者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2、运用对比手法成功刻画人物性格。
难    点1、悬念的铺排,构思的巧妙。
教具准备录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设计一
同学们!前段时间,大街小巷流行着一首《流浪歌》,大家想听吗?(生答“想”,放歌曲) 歌听完了,可一个愁苦、孤独的浪子形象却留在了我们的脑海中,让我们不由得产生怜悯之情,是啊!家是温馨的港湾,流浪的心多么渴望这个港湾的慰藉啊!可有这样一个浪子,在外流浪多年,当家人遇到他时,不但不接受他,反而还骂他,什么原因呢?大家想不想了解这个故事?(生答“想”)这个故事说它远,它发生在遥远的 19 世纪的欧洲,说它近,它就在我们眼前,请大家打开课本 92页,这个故事的名子叫《我的叔叔于勒》。  
导入新课   
设计二:  
师:(展示百元大钞)同学们,看一下,我手中拿的是什么?  
生:一百元钱。  
师:我们生活中能离开钱吗?  
生:不能。  
师:我们的生活中虽然离不开钱,但是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比钱更重要的东西,你们能举例说明吗?  
生:友情、亲情、食物、理想、知识……  
师:今天,我们就再学习一个与“金钱”有关的故事。(板书:我的叔叔于勒)  
二、作者介绍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发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从事专门文学创作。10年间他写了解情况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三、课文分析  
A、教师:请同学们扫读课文,把课文中对于勒称呼的词语找出来。   
 同学们扫读课文,勾画圈点,找出课文前后对于勒称呼的词语是:   
 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小子、家伙、老流氓、贼、流氓。   
       B、学生们分组讨论发言:小说前前后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对于勒不同的称呼?   
教师指名回答后小结。因为于勒当初花了菲利普夫妇的钱——于勒到美洲赚了钱,不仅愿  意还他们钱,而且还可  以多给他们钱——破产又失去了钱,又可能要回来花他们的钱。   
      C、教师:在上面这一过程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又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读书讨论,教师引导小结:恐怖——希望——恐怖、仇恨  
四、层次分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