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00字,共3课时。
东方风来满眼春(节选)
——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
教学目的: 
1.学习邓小平二次南巡讲话的基本精神及重要意义。
2.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
3.学习本课选材和标题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 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2、难点: 学习本课选材和标题的特点。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
一,介绍时代背景:
1992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关头,思想领域在大做反和平演变的文章,不断提醒国人应该如何认真吸取前苏联的教训,努力避免重蹈覆辙。在改革开放的具体行动上,由于受姓“资”姓“社”问题的束缚,每出台一个新举措都显得步履维艰。先行尝试进行经济运作的深圳在这方面遇到的阻力就更大了。不少人甚至对开放的前途表担忧。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同志亲临深圳再巡视察,并以他贯双坚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有的放矢地发表了一系列讲话,理清了人们思想上姓“资”还是姓“社”的模糊的观念。
二、课文研讨: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字词:
踱duó步    领一代风骚(愿意为一代诗坛之首,这里指一代领袖人物)    炯炯jiǒng(形容明亮)    神采奕奕(yìyì精神饱满的样子)    舟车(旅途)劳顿      颁bān布   李灏hào   侃侃kǎn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荟萃huìcuì(汇集英俊的人物或精美的东西)     喇嘛寺lǎmasì      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     亲昵 nì     萦yíng绕(围绕)
(二)研读课文,总体把握。回答:
1.解题: 课文为什么以“东方风来满眼春”做标题? 
给一篇通讯起一个好的标题是非常重要的。这篇通讯的标题就非常好。这是摘自唐代诗人李贺诗中的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无限春光的热烈欢呼之情,借用过来,很贴切。因为小平同志的到来,使深圳再一次涌起改革开放的高潮。题目一语双关:①表达了诗人对无限春光的热烈欢呼之情②表现了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给深圳乃至全国带来了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春风,春光无限。表达了人对小平同志到来的喜悦之情。
一篇涉及重大题材的通讯以这句古诗作为题目,是不落俗套而意味深长的,它暗示了读者:这是一篇富有激情和诗情画意的通讯。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春天是中国古代诗人吟咏不衰的经典意象,春天也象征着成长、生长与激情。这篇通讯仅仅“春”一个字就传达出了邓小平再巡讲话的精神奥秘所在。本篇富有激情和诗意的语言产生的影响之一便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春天的故事》。
2、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
——导语: 点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思考: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