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4330字。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一.(4分)全卷书写分。
二.(56分)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①我已歼( )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 ),封锁长江。
②孩子们对未来的chōng( )憬,对生命的喜悦,对死亡的恐惧,对亲人的呼唤,父母失子的哀伤和控诉,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执zhuó( )——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yùn ( )律中,响彻云xiāo ( ),响遍山谷。
2.下列字形、字音全对的一项是( ) (4分)
A.眼花嘹乱 晨曦 血腥 闪烁 迫击炮(pǎi)
B.臭名昭著 荒谬 寒噤 珐琅 拂晓(fú)
C.名符其实 杀戮 箱箧 揣摩 脂粉(zhī)
D.精疲力竭 纳粹 鞠躬 铁锈 提防(tí)
3.下列一段文字中标点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①没有仇恨②没有愤怒③只有悲哀④只有记忆⑤只有警告⑥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A.①—— ②, ③; ④、 ⑤, ⑥——
B.①—— ②、 ③, ④, ⑤, ⑥:
C.①: ②, ③; ④, ⑤, ⑥——
D.①: ②, ③、 ④; ⑤, ⑥——
4.判断正误。(8分)
(1)新闻主要用事实讲话,但可插入简要的议论。 ( )
(2)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在《蜡烛》这篇文章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只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这一悲壮而崇高的场面令人感动。 ( )
(3)“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身边,举起篙来砸鬼子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再现了老渔人英勇杀敌的场面。( )
(4)雨果是英国作家,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 ( )
5.指出下列描写句是属于哪一类描写。(8分)
①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舀几下,她就得休息一会儿。到底,她把坑里的水全舀干了。于是她回到那死者旁边,两手抄在死者的腋窝下,把他拖走。 ( )
②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 ( )
③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 )
④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
6.巴以冲突由来已久,争取和平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